■ 朱海波
在農村,幾乎每個村都有坑塘,這些坑塘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但現實中,它們或淪為垃圾坑,或閑置不用,甚為可惜。而辛集鎮則從坑塘到“坑塘經濟”,再到“坑塘+”,念活了“坑塘經”,不但取得了經濟、社會、生態等多重效益,培養了新型農民,更樹立起黨的基層組織的威信,其政治意義也不容小視。
坑塘雖小,利用起來價值就大了。在坑塘的利用上,各村黨支部因地制宜,充分尊重群眾意愿,適合發展什么項目就發展什么項目,而不是千篇一律,這也給各地做好其他工作提供了借鑒。那就是,作為上級部門,要發揮好指路的作用,引導著群眾干事,而不是包辦,要摒棄命令主義,充分相信下級、相信群眾,把群眾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這是一個重要的工作方法。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