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麗
“防曬霜0歲適用”——一句看似貼心的設計,卻是對科學常識的公然挑戰:不足六月齡的嬰兒根本不宜使用防曬產品。然而這并非個例,市場上琳瑯滿目的“兒童食品”更常淪為文字游戲:包裝上卡通形象活潑可愛,配料表里卻藏匿著與普通食品無異的糖鹽含量,甚至更高。種種亂象警示我們,“兒童”標簽正被扭曲為牟利工具,亟須有關部門加強監管,為孩子們打造一片消費凈土。
兒童標簽不等于安全承諾。商家牢牢把握父母愛子心切的心理——總想把最好、最健康的東西買給孩子。于是,“兒童專用”成為商家營銷的話術,并取得了“點石成金”的效果。然而,央廣網記者調查得知,貼有兒童標簽的食品價格翻倍,卻未必物有所值。所謂“兒童牛排”,可能只是普通牛肉切割得更小;“兒童奶酪”的鈉含量竟比普通款還高。當產品品質名不副實時,就可能對兒童的健康造成潛在威脅,而不單單是為溢價買單了。據中國之聲記者調查,今年3月,湖北武漢的張女士在網購平臺上選購了一款兒童防曬霜,商家宣傳“0添加”、敏感肌可用,也無致敏成分,但她4歲的女兒使用后,卻出現大面積疹子等過敏癥狀。
提升認知是抵御智商稅的首道防線。面對眼花繚亂的貼有“兒童”標簽的產品,家長須增加知識儲備,理性消費。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兒童用品適用標準,比如兒童防曬霜,要有“小金盾”認證標識;關于“兒童食品”,我國只針對0—3歲不同年齡段兒童的奶粉、輔食制定了相應標準,而3歲以上兒童的食品標準,目前還是空白。購買兒童用品,需先細讀配料表與營養成分表,而非被包裝上的“兒童”二字或卡通圖案輕易俘獲。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夏群英介紹,能夠滿足孩子在各個年齡段對營養需求的食品,才能真正稱之為“兒童食品”。普通的食材,經過科學合理的搭配制作出來,完全能夠滿足孩子健康成長的需要。與其關注“兒童食品”,不如增加兒童飲食的健康知識。
完善法規與標準,加強監管,守護兒童健康。不讓“兒童”二字淪為隨意粘貼的營銷符號,當務之急,是加快填補“兒童食品”標準空白,制定更嚴格、更適配兒童生長發育需求的安全與營養規范。同時,市場監管必須精準發力,對虛假標注、夸大宣傳等行為施以重拳,讓逾越紅線者付出高昂代價。
當“防曬霜0歲適用”這類明顯違背常識的營銷話術不再招搖過市,當兒童食品真正名副其實,兒童消費市場才能呈現出一片晴空。這是愿景,更是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
2025-07-09 09:34:00
2025-07-09 09:31:54
2025-07-09 09:29:38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