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博
不久前召開的全市裝備制造產業鏈工作推進會強調,要深刻把握領域細分的必要性,以此為突破口,推動形成產業發展新高地。這是我市立足產業鏈現狀,精準把握市場規律,提出的產業發展策略。
技術的加速迭代和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催生出大量細分領域機會。許多企業開始布局細分賽道,于存量市場中尋求新的增量。在這種背景下,我市制造業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亟須轉變傳統“大而全”的發展思路,做強“精而專”的優勢,在細分領域把產品做到專業、極致,以贏得更寬廣的生存空間。
深耕細分領域是突破同質化競爭的關鍵。傳統“大而全”模式下,資源分散、內耗嚴重,企業易陷入低水平價格戰。而聚焦細分領域,則能避開紅海,開辟藍海,避免內卷式競爭。臨清依托軸承產業集群,推動中小企業向高精度、耐高溫等特種軸承領域轉型;冠縣立足靈芝產業,發力構建高端大健康產業集群。這種“一縣一鏈”的差異化發展格局,正是通過細分市場避免了低水平重復建設,有效降低了資源內耗。
深耕細分領域更易構建技術“護城河”。有限的市場容量,往往使大企業投入不足,這為專注型中小企業創造了差異化競爭的空間。當企業長期聚焦特定領域,積累深厚工藝經驗,通過持續研發投入推動技術迭代,便可以形成難以復制的技術壁壘。我市多家“單項冠軍”“隱形冠軍”企業的實踐表明,在細分賽道持續深耕,比橫向擴張更能建立持久優勢。企業選擇“一米寬、百米深”的發展策略,通過5—10年的持續投入,完全有機會在細分領域建立競爭優勢。
如何幫助企業發現具有潛力的細分市場?如何讓企業在潛力市場中脫穎而出,獲取競爭優勢?這對相關政策和發展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政府職能深度轉變,提升服務的精細化程度。相關部門應從市級層面統籌規劃,整合各方資源,圍繞細分領域制定精準的發展策略,深入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進一步健全政策引導體系和創新支撐體系,讓更多企業掌握“獨門絕技”,成長為細分領域的領軍者。
不求“大而全”,做強“精而專”。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本質是價值重構,而非規模擴張。正如會議所強調,唯有擰緊“組織鏈”、壓實“責任鏈”、拓展“服務鏈”,方能讓“精而專”成為聊城產業升級的核心動能。
2025-07-22 10:25:39
2025-07-21 15:53:51
2025-07-21 15:47:25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