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呂曉磊
7月10日,在臨清市金郝莊鎮金東村,熱風吹過,街邊的樹蔭聚攏又散開,蟬鳴持續不絕。孟獻雙給躺在床上的嫂子呂秀玲打開電扇后,到院子里忙碌起來,打掃院子、洗衣服、擇菜……孟獻雙和呂秀玲是一對妯娌,已在同一個屋檐下已經生活了8年。
“俺這弟媳婦真是天底下少有,沒有她,俺活不到現在。”望著孟獻雙忙碌的身影,呂秀玲念叨著。
2016年,呂秀玲的丈夫因癌癥去世,留下無兒無女,身患高血壓、腰椎狹窄等多種疾病的她一人生活。嫂子生活的不易孟獻雙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嫂子,你放心,只要俺有一口飯吃,就不會餓到你。”孟獻雙的一番話,讓嫂子心里有了底。從那以后,孟獻雙每天幫嫂子洗衣做飯、打掃衛生、種地澆水。但嫂子年紀大了,身體又經常犯病,“萬一犯病的時候身邊沒個人可咋辦?”心里實在放心不下,孟獻雙夫妻倆一商量,索性將嫂子接到家中一起生活。丈夫打工掙錢維持家庭開支,家中大事小事、臟活累活都壓在孟獻雙肩上:照顧孩子、做家務、干農活,當然還要照顧嫂子。
2022年,孟獻雙的母親患病,她開始了“兩頭跑”的日子。一邊是老母親,一邊是老嫂子,哪頭她都放心不下。“每次回娘家之前,她都給我包一鍋包子,囑咐這囑咐那的,不放心。”呂秀玲說,一開始外村人來村里走親戚,都以為她們是親姐妹。“親姊妹也沒俺這弟媳婦好。”呂秀玲說。
身患多種疾病的呂秀玲活動不方便,但房間卻整整齊齊,身上的衣服也是干干凈凈,更沒有絲毫異味兒。“這些都是獻雙收拾的??矗o我買的新褂子顏色多鮮亮,她自己都沒舍得買。”呂秀玲扯了扯衣角說。
為了給嫂子治病,孟獻雙帶著嫂子尋西醫、看中醫、找偏方,聽說哪里能治嫂子的病,她總會想盡一切辦法帶嫂子去治,只要有希望就絕不放棄。“我肝不好,這一瓶藥就三百多元。”呂秀玲擔心自己會給弟媳帶來經濟上的壓力。
八年里,嫂子多次病危,無論刮風下雨孟獻雙都會第一時間將她送到醫院搶救,從沒心疼過錢。“俺跟嫂子是一家人,俺不管她誰管她?”孟獻雙聲音很小,卻語氣堅定。冬天下雪的時候,擔心嫂子滑倒,孟獻雙就把便盆端到屋里來,端屎端尿,從不嫌臟。
每一束微光都有力量,孟獻雙勤勞樸實、敬老愛親的品質也感染著孩子和鄰里。呂秀玲經常坐的沙發旁邊有個黃色的小藥箱,那是侄女專門給她買的,“俺侄女說,吃的藥多,有個藥箱方便。”摸著藥箱,呂秀玲笑得很滿足。常年看著母親為這個家的付出,一雙兒女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在母親的言傳身教下,一雙兒女也非常孝順。“在農村,妯娌關系能處得這么好,真是很難得!獻雙給俺們帶了個好頭。”提起孟獻雙,村民劉桂芝的話語里滿是稱贊。
孝老愛親,崇德向善。今年1月份,孟獻雙被評為孝老愛親“山東好人”;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好人榜”發布,孟獻雙上榜孝老愛親“中國好人”。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