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5日訊 淄博市淄川區升級駐企服務工作機制,精準幫扶一家瀕臨破產的汽車生產企業轉危為安,成為年產值超2億元的行業翹楚。
在宏路重工的車場里,陳列著防爆料車、井下指揮車等多款礦井專用車,憑借在細分賽道的差異化產品研發,企業效益實現了逆勢上揚。
山東宏路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艷紅告訴記者:“截至8月份營收同比增長率達到了30%,這個行業并不是一個整體迅速增長的環境,總結起來,我覺得就是這些新的產品發揮了效能。”
新產品現在是“功臣”,而在四年前,卻是“棄子”。當時,宏路重工的母公司被一家世界500強企業收購,這些小眾產品與“新東家”的業務不符,被打入了剝離名單。團隊帶頭人張艷紅不舍多年的耕耘成果,決定出來單干。自立門戶的第一件事,就是還債。
張艷紅告訴記者:“母公司脫離以后,要取消對子公司的擔保,這樣我們必須要把銀行的兩個800萬元歸還;供應商有對未來經營不確定性的擔心,也紛紛前來進行結算;還有就是我們母子公司之間,多年形成的記賬欠款。”
這些債務合計高達7000多萬元,宏路重工不掙錢就得破產。而要穩住手里的訂單,他們立馬就需要廠房和車間,淄川經濟開發區迅速組建了應急服務專班,鎖定了正在建設的一個綠色制造產業園。
淄川經濟開發區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陳宇告訴記者:“把產業園一半的面積留給了宏路重工,協調施工方、協調投資方,加快施工進度,僅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企業就搬遷到了這個產業園。”
能接續生產,也只是暫緩危機,宏路重工迫切需要新產品來擴大市場,堅持差異化的競爭路線,他們把研發重心傾斜到了新能源礦井專用車領域。
山東宏路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徐傳洪告訴記者:“環保占到第一位,第二個就是節能,第三點的話就是對于礦上的司機來說,駕駛的舒適性還有操作的感覺,整個都比柴油車要上一個等級。”
當地為企業持續輸血,在每年一度的“百名專家淄川行”活動中,設置宏路重工專場,重點對接人才和技術資源。
淄博市淄川區科學技術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永紅告訴記者:“宏路重工和開發區聯合主辦了一期裝備制造的論壇,和山東理工大學、遼寧工業學院,還有哈工大、沈陽工業大學等高校院所,進行產學研的合作對接。”
企業也加強自身造血功力,仍在舉債的宏路重工每年堅持拿出上千萬元用于研發。開發區還專門成立了汽車發展專班,把駐企專員的“掛包服務”升級為“專職服務”,幫企業申報了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提升工程,精準匹配政策扶持。
陳宇告訴記者:“從各個部門來抽調了部分骨干人員,同時我們還把原唐駿(宏路母公司)的一個副總來聘請到這個專班當中,有專業的人員包括一些專職的人員,來服務企業。”
如今,宏路重工的電動無軌膠輪車等多款產品在市場熱賣。他們不僅還清了所有債務,年產值還突破了2億元,徹底改寫了命運。
張艷紅告訴記者:“3年以內,在國內這個細分賽道,我們要保持頭部,向龍頭這個位置靠攏;中長期目標來講,就是一定要走出去,發展成為一家全球型的企業。”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