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鄒輝 通訊員 李兆敏 李志遠
盛夏時節,俯瞰聊城各工業園區,統一規劃的廠房、裝滿產品的貨車、高效智能的車間……時光在水城大地上鐫刻出工業經濟欣欣向榮的景象。
聊城工業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質量強市戰略的保駕護航。今年以來,聊城市始終堅持質量強市主線不動搖,聚焦服務高質量發展,按照共性措施打基礎、個性服務促升級的思路,以“質”“效”為筆墨,不斷完善質量工作機制,扎實推進質量基礎建設,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全面推動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交上了一份加壓奮進、逆勢而上的質量強市漂亮答卷。
繪制質量圖譜 實施精準提升
作為全國五大軸承產業集聚區之一,聊城軸承產業正加速向千億級產業集群進發。當前,圍繞軸承企業提出的專家指導服務需求,市市場監管部門組織相關專家深入企業生產一線把脈產業痛點,共同探討軸承產業的技術突破、市場趨勢與轉型升級路徑。
今年以來,針對產業質量薄弱環節,我市實施精準提升行動,市市場監管部門繪制質量圖譜,系統梳理產業質量現狀,精確識別產業“堵點”,形成質量問題清單,差異化制定提升方案,實現質量短板精準識別、精準施策。目前,已繪制軸承、電線電纜兩個產業質量圖譜,為產業質量提升提供了可靠的依據。聚焦聯合體創建,我市依托鏈主企業建立質量技術創新聯盟,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構建了頭部企業“引領帶動”、中小企業“卡位入鏈”的新生態,有效推動“高性能收獲機械及關鍵部件創制”“軸承產品振動控制缺陷”等研發項目取得重大突破。
品牌影響力與產品質量,從來都是相輔相成的。我市實施質量品牌戰略,以“聊城優品”等品牌建設為抓手,推動企業爭創省長質量獎、“好品山東”等榮譽,提升品牌影響力,增強市場競爭力。全市5家企業成功入圍第四批“好品山東”品牌。
加強基礎供給 優化質量服務
質量強企、質量強市的基礎和關鍵因素是什么?答案是:質量基礎設施建設。
質量基礎設施建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更是確保質量總體水平提升的基石。我市全面整合計量、標準、認證等質量要素資源,加快促進資源高效配置,為企業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技術支撐。
圍繞計量精準服務,我市開展中小企業計量幫扶行動,建立涵蓋563項檢定校準的服務清單,征集企業需求清單,提供定制化計量解決方案,助力企業降本增效。復制推廣化工產業聯合標準經驗,加快關鍵領域標準制定,推動產業鏈標準協同,搶占行業話語權。今年以來,我市已指導企事業單位參與制修訂國家標準28項,《旋挖鉆機截齒 GB/T 43878-2024》等13個項目申報2025年度高水平標準化基礎項目。圍繞認證檢測能力擴面升級,我市提升檢驗檢測能力,為產業質量安全提供堅實數據保障,推動25項關鍵計量標準通過考核,21個產品中的292個參數擴項成功,軸承和電線電纜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穩步推進。
破除資源壁壘 推動產業協同
全力推動跨區域、跨行業協作,構建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產業發展生態,這是我市深入推進質量強市建設的點睛之筆。
破壁壘,促融合。我市加快建設線上線下融合的質量基礎設施服務平臺,實現企業需求“一窗受理、一站解決”,破解了資源分散難題。目前,質量服務“一站式”集成平臺,創新性建設了10大標準體系集群,提供國家和行業標準數據約8萬條,題錄約100萬條,打造了服務產業發展新路徑。與此同時,針對跨區協作“聯合攻關”,我市加快推動產業“跨區幫扶”,建立質量基礎設施資源、質量攻關項目等跨區域合作機制,推動產業鏈區域互補、跨區融合。今年,我市以軸承產業為試點,已成功推動臨清軸承、東昌府區保持器、冠縣鍛造、東阿鋼球等相關產業對接融合,聯合開展質量攻關。
知識產權是區域經濟核心競爭力的標志。我市以公共服務平臺特色應用為載體,歸集專利、產業數據,實現了全類別知識產權數據檢索,為企業提供高價值專利挖掘服務。面對創新型企業“融資難、缺擔保”的困境,我市聚焦普惠金融重點領域,將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相關政策植入智慧金融服務平臺,為銀企雙方提供一站式集成化融資服務。今年一季度,我市市場監管部門幫助企業完成知識產權質押融資56筆,融資金額4.89億元,普惠性融資占比90%。
2025-07-22 11:11:41
2025-07-22 11:10:35
2025-07-22 10:25:39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