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聊城古城區,青磚黛瓦間涌動著革新的熱浪。7月29日至31日,“作風深化 實干爭先” 全市新聞宣傳創新實戰輪訓營暨茌平區青年干部宣傳能力提升培訓班在聊報民宿舉辦。
聊報民宿報到現場
本次培訓由中共聊城市委宣傳部、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中共茌平區委組織部、中共茌平區委宣傳部聯合主辦,目的是通過高強度、實戰化的淬煉,打破傳統思維的桎梏,鍛造一支扎根沃土、政治過硬、善于發現、擅長寫作、會講故事、兼顧拍攝、流量傳播的新時代基層宣傳“主力軍”。
從媒體融合發展到新聞選題策劃,從短視頻制作、攝影攝像技巧到AI新技術應用等,三天時間里,資深媒體從業者擔任講師,結合真實案例進行深入講解;學員們通過分組討論、實戰作業等形式,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這場被學員們稱為 “宣傳鐵軍淬火工程” 的培訓,為全市宣傳戰線掀起了一場顛覆性的能力革命。
協同發力構建 “傳播新格局”
“面對市委‘作風深化、實干爭先,抓改革創新促高質量發展’的工作基調,面對建設‘六個新聊城’的宏偉藍圖,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迫切需要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現代化新聞宣傳隊伍。” 開班儀式上,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姜燦發出動員,市委宣傳部和市新聞傳媒中心聯合舉辦這次覆蓋全市、貫穿全年、高度聚焦實戰的輪訓營,正是立足全市宣傳隊伍能力現狀,著眼補齊短板、鍛造鐵軍、服務大局作出的關鍵部署。此次輪訓,正是要以茌平為起點,推動市縣聯動、部門協同,構建 “大宣傳” 格局。
開班儀式
“上級對新聞宣傳的時效性、精準性、傳播力要求越來越高;群眾對信息的需求日益多元、口味愈發挑剔;新技術、新應用層出不窮,稍不留神就可能掉隊。在思想意識、技術本領上,我們是否真的跟上了時代步伐、滿足了形勢所需?”開班儀式上,市新聞傳媒中心主任、市傳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朱國方結合自己多年的從業經歷與學員們分享了此次培訓的意義和目標。他表示,本次輪訓活動精心設計了“八思八實”核心內容,直指當前新聞宣傳工作的痛點和未來方向。輪訓,就是大家礪刃淬火、整裝再出發的集結號,將進一步推動市縣區同頻共振、同向發力,共同解決人才不足、能力不強的短板,推動全市新聞宣傳工作系統性重塑。
學員們認真聽課
“太‘解渴’了!能得到這么多大咖的面對面指導,對我們基層宣傳干部來說真的太珍貴了!”談及本次培訓,茌平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宋靜說,“本次實戰輪訓就像‘及時雨’一樣實現了我們長久以來的夢想。從‘提筆能寫’到‘舉機能拍’,從單一平臺運營到多矩陣協同,導師們通過案例教學、復盤推演、任務驅動等方式,帶領學員們突破能力瓶頸。‘導師天團’的助陣,更彰顯了市委宣傳部、市新聞傳媒中心鍛造高素質宣傳隊伍的堅定決心。我們相信,跟著有光的人前行,總有一天也會成為發光的人!”
茌平區青年干部宣傳能力提升培訓班的開班,正式拉開了全市新聞宣傳創新實戰輪訓營的序幕。輪訓營未來也將成為構建全市新聞宣傳新格局的“催化劑”。“線上+線下”結合、“實戰+復盤” 推進;“聊城新聞創新工坊”持續跟蹤學員成長,“創新金點子”孵化計劃將助力優秀作品落地,市縣媒體資源互通、選題共聯、傳播共振的 “矩陣效應” 將逐步顯現。
導師云集筑就“實戰充電站”
作為全市輪訓營的首期,茌平區培訓班的“含金量”從一開始就拉滿了期待值——政策專家、業務骨干、技術能手、爆款創作者組成的“導師天團”閃亮集結,為學員們遞上最前沿、最實用的“實戰秘籍”。
授課現場
“茌平區深厚的人文積淀、蓬勃的產業發展和昂揚的奮斗精神,藏著挖不完的新聞‘富礦’!”輪訓首日,市新聞傳媒中心總編輯、高級記者玄志剛一開講就直奔主題,以《媒體融合為我們帶來了什么?》為題給學員們帶來滿滿“干貨”,“勞模沃土、典型輩出、產業雄厚這三塊基石,讓茌平卓爾不群。對茌平的宣傳,在新聞報道上要更加突出三個維度,一是‘產’與‘人’的融合敘事,二是‘量’到‘質’的深刻轉變,三是‘點’與‘面’的相互映照,把典型奮斗故事放進產業升級的大背景里講,從數據增長里挖出能耗下降、科技提升的質量內涵,讓個體故事映出時代全貌,也讓時代浪潮托起個體光芒。”
“新聞的核心是講故事,因為人天生就愛聽故事。不管事大事小,找對了‘故事眼’,就能戳中讀者的心。” 大眾日報社原高級記者宋慶祥走上講臺,以《如何練就一雙發現新聞的眼睛》為題給學員授課,讓大家對新聞基礎知識有了深入的了解。
“好新聞是怎么‘煉’成的?”輪訓營特意請來山東省廣電協會會長、高級記者彭金棣和協會秘書長、高級編輯許翠蘭,兩位專家聯手開講《解碼卓越:獲獎作品深度賞析與優秀作品創作秘訣》,一個個經典案例拆解下來,讓學員們直呼“收獲滿滿”。
課堂互動
“老題材能寫出新意,小切口能講透大主題。” 市新聞傳媒中心縣域事業部主任、主任記者夏旭光以《破壁?智融?創變?重構——媒體融合報道的創意突圍與案例解碼》為題,結合《從“繁森”到“繁星”——一個精神坐標30年的傳承與閃耀》這個鮮活案例,把融合報道的成功經驗講得明明白白。
三天里,課堂上的 “干貨” 滿滿:市新聞傳媒中心理論文藝部主任朱海波以《明于道 精于術 敬一業》帶來深刻的思想啟迪;時政新聞部記者白文斌圍繞《對上報道要求與采編技巧》,把實操難題一一拆解;報紙編輯部副主任、主任記者鄒輝以《公文與新聞語言邏輯關系及轉換實操》為題,條分縷析地講透了其中門道;面對技術命題,網絡編輯部副主任劉飛帶來了AI 技術賦能主流宣傳的前沿方案;視覺傳播部記者郭紹隆、報紙編輯部編輯丁興業更是搬來了設備,一邊講理論一邊上手示范,手把手教大家拍短視頻、調整圖片參數。課堂上,快門聲、討論聲此起彼伏,成了最生動的創作現場。
授課現場
此次輪訓不僅僅是一次普通的業務培訓,而且還是一次新聞宣傳戰線的“思維革命”和“能力躍遷”。市新聞傳媒中心緊緊錨定 “需求” 核心,既著眼基層宣傳工作的現實需求,又立足打造高素質新聞隊伍的長遠需要,構建起一整套系統完善的培訓體系。這一體系覆蓋面廣、內容全面,不僅面向基層通訊員,更輻射各行各業;培訓內容不僅包含新聞采寫等基礎技能,還涵蓋對上溝通、輿情應對等方面內容,滿足了為各行各業宣傳骨干“充電賦能”的需要。
思想碰撞點燃 “學習加速器”
“面對自媒體狂飆突進,我們如何讓主流媒體聲音更有力?”“短視頻時代,基層故事該怎么講才動人?”課堂上,一個個直擊痛點的問題拋出,瞬間點燃了學員們的熱情。三天的時間里,教室里座無虛席,筆記本上寫滿要點,手機鏡頭對準課件,掌聲與會心的笑聲,勾勒出一幅熱烈而專注的學習圖景。
學員拍攝作品
“我們有很多鄉村振興的好素材,但傳播效果總不理想,問題出在哪兒?”互動研討環節,學員們的求知欲十分強烈。面對這一困惑,導師當即以“鴨梨豐收”爆款短視頻為例,從選題角度、鏡頭語言、平臺分發等方面拆解分析,強調 “要讓作品沾泥土、帶露珠,讓觀眾有代入感”。生動的案例、實用的技巧,讓學員們茅塞頓開,現場討論氣氛愈發濃厚。
實戰演練更讓學員們 “動起來”。在 “手機攝影實戰” 環節,學員們分組走進古城區街巷,用手機鏡頭捕捉歷史與現代交融的瞬間。從構圖技巧到光線利用,從后期剪輯到視頻配文,導師全程跟蹤指導,學員們邊學邊練,普通的場景在鏡頭下變得鮮活起來。“原來,不用專業設備,手機也能拍出好作品!” 學員們拿著自己的 “處女作” 互相點評,成就感溢于言表。這種 “學中練、練中學” 的模式,讓培訓跳出 “聽報告、記筆記” 的傳統模式,變成了一場沉浸式的能力提升之旅。
授課老師郭紹隆向學員講解手機拍攝技巧
培訓期間,聊報民宿不僅成為學習交流的課堂,更被賦予 “記者之家” 與 “宣傳驛站” 的雙重定位——青磚黛瓦間浸潤著古城煙火,推窗可見的古城風光、街巷里的活化成果,都成為通訊員提升“四力”的鮮活樣本。緊鄰的東昌湖波光粼粼,更是天然的實戰場。學員們沿湖而行,記錄古城保護與發展的生動實踐,在真實場景中錘煉 “腳下有泥、眼中有光” 的本領,展示培訓成果。
“盡管剛接手工作,但這幾天的學習讓我對未來工作有了更清晰的目標。老師們講的全是干貨,對我啟發很大。”來自茌平區委組織部黨員教育中心的青年骨干金亦燦深有感觸地說,“鄉村振興的生動圖景、產業發展的澎湃動能、基層治理的創新探索、凡人善舉的溫暖瞬間……這些最鮮活、最生動、最接地氣的‘茌平故事’,首先發生在我們的身邊,首先進入我們的視野。我們是茌平發展巨變的‘親歷者’、社情民意的‘瞭望者’、本土故事的‘第一講述者’!我們一定盡快提升能力,補齊短板,用筆觸和鏡頭,呈現茌平人民奮斗之志、創造之力、發展之果。”
授課老師丁興業向學員講解手機拍攝技巧
“這次培訓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提升,更是新聞敏感度、策劃力、敘事力的綜合考驗。”來自茌平融媒體中心的記者曹娜表示,帶著收獲自己將再走一遍茌平的街巷村落,把鄉村振興的新變化、企業發展的新突破、群眾生活的新幸福,用融媒的方式“講出來”,讓更多人看到茌平的“精氣神”。
結業典禮
“說實話,有些意猶未盡!” 茌平區委宣傳部新聞科科長劉明明說,此次培訓活動中,市委宣傳部用心搭臺,市新聞傳媒中心傾力賦能,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破解了許多基層宣傳的痛點難點,結出了沉甸甸的果實。
文/圖 記者 劉亞杰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