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劉亞杰
秋陽鋪金,碧波泛彩。10月17日至19日,中國(高唐)錦鯉高質量發展交流會暨2025年中國(高唐)第七屆錦鯉大賽在“中國錦鯉之都”高唐縣舉行。這場集競技、交流、文旅于一體的行業盛會,不僅展示了千余尾“水中活寶石”的靈動之美,更以錦鯉為媒,全面展現了高唐在產業升級與文旅融合領域的亮眼成果,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
作為盛會核心,第七屆錦鯉大賽延續高規格辦賽標準,吸引全國近百家錦鯉養殖企業及配套產業參與,千余尾精品錦鯉同臺競技,現場既展現了“紅白”“丹頂”“昭和”等經典品種,更有高唐自主培育的“唐三錦”“富貴雙色”“駝背龍”“鯉都”等10余個特色品牌錦鯉驚艷登場,彰顯本土育種創新實力;大賽邀請業界權威專家,從錦鯉的體型流暢度、質地細膩度、花紋分布均勻度、游姿靈動度四個維度嚴苛評選,設置500余個獎項,最終決出“全場總合冠軍”等重磅榮譽。池中錦鯉舒展游動,色彩交織成斑斕畫卷,為觀眾帶來“千鯉爭艷”的視覺盛宴,也讓高唐錦鯉“白如瓷、黑如墨、色彩斑斕”的卓越品質深入人心。
圍繞“高質量發展”核心議題,同期舉辦的中國(高唐)錦鯉高質量發展交流會,搭建起專家學者、企業代表、養殖大戶的深度對話平臺,與會嘉賓聚焦良種選育突破路徑、鹽堿地養殖與封閉式循環水培育等前沿技術應用、“線上訂單+線下體驗”銷售模式與錦鯉品牌市場化運營策略展開研討,不僅為高唐錦鯉產業提質升級注入新動能,更通過經驗共享,為全國錦鯉行業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高唐方案”。
盛會期間,文化展示板塊讓游客沉浸式感受高唐“魚文共生”的獨特魅力。在中國錦鯉文旅小鎮,參觀者可實地了解錦鯉養殖歷史與產業發展歷程。文創展廳內,錦鯉麥秸畫、根雕、主題飾品及書畫衍生品琳瑯滿目,將“中國書畫藝術之鄉”的雅致與錦鯉文化深度融合。目前,高唐錦鯉文旅板塊年接待游客超3萬人次,旅游相關產值突破6000萬元。這一成果標志著高唐已實現從“賣魚”到“賣文化、賣體驗”的跨越,錦鯉產業不再是單一的養殖產業,更成為帶動農戶增收、激活鄉村經濟的富民產業。
高唐錦鯉產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政策、技術與品牌的“三輪驅動”。作為“中國錦鯉第一縣”,高唐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緯度與日本錦鯉發源地相近,水質優良,為錦鯉生長提供絕佳環境。如今,當地已構建起從苗種繁育到成品銷售的完整產業鏈。在政策層面,高唐編制《高唐縣錦鯉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累計投入近千萬元升級改造養殖場,將錦鯉產業納入聊城市魯西崛起行動方案;在技術方面,攻克無水孵化等16項專利技術,制定2項團體標準,建成全國唯一“全國錦鯉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站”及省級錦鯉良種場,與高校共建實習基地匯聚智力資源;在品牌運營上,截至目前高唐縣已成功舉辦6屆全國錦鯉大賽,吸引全國百余家漁場參賽,通過“體型、質地、花紋”多維評分體系,不斷強化市場對高唐錦鯉的品質認知;傾力打造“中國錦鯉第一縣”“中國錦鯉之都”等“國字號”品牌矩陣,“高唐錦鯉”成功獲評“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與“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品牌影響力持續攀升。與此同時,該縣建成2300平方米電商直播基地,培育160名營銷經紀人。2025年8月首家“出境水生動物養殖場”獲注冊,9月首批錦鯉出口迪拜,實現“從國內知名到國際亮相”的突破。
如今的“高唐錦鯉”,已不是簡單的“觀賞魚”,而是帶動群眾增收的“致富魚”、傳承地方文化的“文化魚”、展現高唐實力的“名片魚”。未來,隨著“錦鯉+”多業態融合的持續深化,高唐將繼續以錦鯉為紐帶,串聯產業發展與文旅創新,讓“水中活寶石”持續閃耀,為鄉村振興書寫更多精彩篇章。
2025-10-21 09:25:38
2025-10-20 10:24:28
2025-10-20 10:19:19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