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专区,欧美大电影免费观看,成人午夜av,麻豆视频在线看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時事 >

和諧共生|長江運河交匯處,地球“最美岸線”這樣煉成

來源:現代快報全媒體  2024-04-21 12:28:23
A+A-
分享

  江河,猶如地球的血脈,孕育生命、滋養萬物。長江、大運河一縱一橫兩大動脈,在江蘇交匯。江河沿線生態持續改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畫卷徐徐展開。

  今年4月22日是第55個世界地球日。打卡最美江河岸線,看到人和自然的雙向奔赴。

南通狼山俯瞰江海

  留住“長江微笑天使”

  暮春時節,南京江岸的幕府山,林深木秀,蒼翠欲滴。曾經,這里是一片瘡痍之地,開山采石讓幕府山黯然失色。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從長江大橋眺望幕府山

  為了還幕府山一片碧水青山,南京下大力氣開展環境整治。污染企業關停搬遷,切斷污染源。山體修復工程同步實施,裸露的山體重新煥發生機,荒蕪石山上誕生了一座生態公園。

南京幕府山實現荒山復綠

  科技手段在環境整治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遙感監測、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齊上陣,對幕府山及周邊區域實時監測和評估。通過多年的環境綜合整治,幕府山終于突破生態困局,復綠療傷,蝶變成“森林氧吧”。

幕府山腳下櫻花燦爛

  生態修復,山水一體。長江岸線環境整治與長江十年禁漁,共同促成了長江生態改善。南京長江江豚省級自然保護區已成為整個長江干流江豚分布密度最高的江段之一,約有62頭江豚在此棲息。

江豚躍出水面

  南京城區中心的江段,基本實現了“江豚天天見”。南京長江江豚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站站長張俊介紹,保護區首創應用“水上-水下-岸線”監測體系,研發5G無人機和水下實時聲吶監測系統,實現保護區內三維立體化監測監管。“近年來,保護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不斷加強長江江豚及其棲息地保護與管理。目前南京江豚的數量較2017年科考數據相比增長了24%,年均增長率4.4%。”

長江江豚成為城市“???rdquo;

  “觀豚”活動成為了南京的城市新風尚。每逢周末,鼓樓區的濱江沿線、建鄴區的魚嘴濕地公園,總有市民在江邊守候,期待著與江豚相遇。

  江海交匯之地,書寫生態新篇

  南通五山,江海交匯的壯麗之地。

  2020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蘇第一站就來到這里,觸景生情,不勝感慨:“過去臟亂差的地方已經變成現在公園的綠化帶,確實是滄桑巨變?。?rdquo;

  滄桑巨變,來自觀念之變。南通清單化開展了岸線清理、取締非法碼頭、關閉沿江化工企業、整治排污口、修復濕地等一系列專項行動,使得五山地區的生態環境有效改善,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長江水質穩定提升,東方白鸛、遺鷗各種珍稀動物紛紛造訪。2023年,南通市在全國率先利用AI技術搭建鳥類智能監測分析平臺,構建干擾度低、準確率高、監測周期長的生物多樣性智能監測體系。

南通五山地區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

  南通狼山旅游度假區綜合服務中心職員鄒增韻說:“隨著長江大保護不斷走深走實,我們務實推進系統化生態保護和文旅融合發展。2024年春節假日期間,五山地區累計接待游客57.3萬人次,創歷史新高。”

五山地區成為南通城市客廳

  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相得益彰,五山地區成為展現南通“山水文化、濱江風貌”的城市客廳,人們在這里漫步江邊、呼吸新鮮空氣、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大運河與南水北調共同構建生態廊道

  長江之水不僅造福兩岸,也通過南水北調工程潤澤四方。揚州地處江河交匯之所,每年有數十億立方米長江水從江都水利樞紐奔流向北,潤蘇北、濟齊魯,送至千里之外的華北地區。

揚州三灣被譽為千年運河“最美曲線”

  “揚州是個好地方。”2020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揚州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考察調研時,贊美這座城市。三灣是古運河上重要的水利工程和水文景觀,然而在2014年以前,這里還是另外一番景象,曾聚集了水泥廠、皮革廠、農藥廠等高污染企業。

揚州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

  經過多年綜合整治,三灣面貌煥然一新,承載著先民智慧的運河三灣成為風景秀麗的生態濕地公園,綠地面積約60公頃,綠化覆蓋率達83%,擁有500多種水生植物,僅核心區域就棲息著40多種鳥類,再現古運河水清岸綠的美景。

  如今,古老運河與南水北調工程,共同構建起澤被南北、造福百姓的“生態大走廊”。 2022年4月,京杭大運河百年來首次全線水流貫通,復蘇河湖生態環境取得重大成果。華北地區深層地下水超采問題得以緩解,補水河道5公里范圍內地下水水位平均回升1.33米。今年3月,中國南水北調集團發布消息,京杭大運河已連續三年實現全線水流貫通。

  長江干流連續四年全線達到Ⅱ類水質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保護江河湖泊,事關人民群眾福祉,事關中華民族長遠發展。

長江南京段落日余暉

  自202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實施以來,長江流域各省區市和部門把修復長江生態擺在壓倒性位置,先后實施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長江岸線綜合整治攻堅、流域重點水域10年禁漁,長江干流已連續四年全線達到Ⅱ類水質。

游客乘坐游輪欣賞長江美景

  從水質治理,到水生態整體保護與修復,大江大河換了新顏。現在的長江,江豚頻頻露臉,數量逐步增加到1249頭;“長江三鮮”之一的刀鱭重回洞庭湖產卵。2022年,長江重點水域監測到的魚類種類達193種,較2020年增加25種。

長江兩岸綠意盎然

  從涓涓細流到滔滔江河,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美麗畫卷不斷展現在世人面前。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江河奔騰不息中串聯起沿江城市的繁榮,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新圖景正在繪就。

  出品 現代快報/現代+

  監制 鄭春平

  策劃 孫蘭蘭

  統籌 周曉翔 胡寒

  記者 是鐘寅 儲希豪 嚴君臣

  后期 孫佩佩

編輯:宮亮杰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宁县| 西丰县| 肥城市| 通渭县| 乐至县| 阜城县| 来安县| 襄樊市| 德钦县| 剑阁县| 绥中县| 广南县| 牟定县| 芷江| 南江县| 邮箱| 义乌市| 大港区| 林口县| 工布江达县| 铁岭市| 芦山县| 富源县| 绍兴市| 色达县| 六枝特区| 平和县| 黄山市| 兴宁市| 临澧县| 津南区| 乌鲁木齐市| 宁陵县| 衡阳县| 原平市| 邵东县| 海原县| 霍山县| 改则县| 滦平县| 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