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招商銀行聊城分行持續強化風險防控體系,通過提升員工專業素養、深化警銀協同機制,屢次在柜面業務中精準攔截可疑交易。7月22日,聊城分行營業部以"火眼金睛"揭穿一起披著"公益外衣"的詐騙陷阱,為守護群眾"錢袋子"再添典型案例。
柜面敏銳核查,撕開詐騙偽裝面紗
當日,一位中年女性客戶至聊城分行營業部柜臺辦理3萬元取現業務,稱資金為"老朋友歸還的貨款"。柜員按規詢問打款方信息時,客戶卻支支吾吾——不僅打款方手機實名驗證未通過,更以"對方將自己拉黑"為由拒絕提供轉賬回單。當值主管注意到客戶手機界面同時切換多個微信號,且顯示"XX扶貧""助農積分"等APP,多年經驗讓他迅速警覺:這極可能是一起"取現洗錢"的詐騙圈套!
“請您稍等,這筆業務需要完善手續。”當值主管以流程審核為由暫緩辦理,一邊拖延時間,一邊聯系反詐中心,并撥打打款方電話核查。核查發現對方對出款賬號、開戶行的回答前后矛盾,與客戶所說的“老朋友貨款”不符,加之剛才發現的手機切換多微信號,“扶貧”APP等疑點,最終確認客戶被“打卡換現金”“返傭兼職”等話術誘導,成了資金流轉的“工具人”。
警銀聯動揭穿騙局,還原犯罪鏈條真相
民警抵達現場后,向客戶科普了當前電信詐騙新套路:虛假"扶貧APP"以"高額回報"為誘餌,要求用戶通過私人賬戶取現、轉賬,實則是將詐騙贓款"洗白"的洗錢工具。客戶這才恍然大悟:自己以為的"正規兼職",竟是犯罪鏈條中的關鍵一環。
"這類騙局近年頻發,騙子正是利用'公益情懷'和'貪小利'的心理設局。民警提醒,當遇到"賺錢太容易"的任務時,務必警惕資金流轉背后的風險。拒絕成為"取現工具人",不僅是對法律的敬畏,更是守護家庭財產安全的底線。
此次成功攔截,彰顯了招商銀行聊城分行"人工核查+模型監測"的雙輪驅動防控模式成效。下一步,聊城分行將持續通過常態化反詐培訓、柜面業務全流程風控、警銀快速響應機制,以專業擔當守護金融安全防線,織密反詐安全網絡,切實筑牢群眾財產的"防護盾"。(張玉奇)
2025-07-31 10:02:40
2025-07-31 09:50:00
2025-07-31 09:49:09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