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专区,欧美大电影免费观看,成人午夜av,麻豆视频在线看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部門 > 農業農村 >

齊方正:三尺講臺到千畝糧田的“跨界”深耕

來源:聊城日報  2025-09-16 09:47:58
A+A-
分享

  ■ 本報記者 劉曉偉

  本報通訊員 張素芳

  從教齡6年的教師到管理千畝良田的新農人,齊方正用科學方法和堅定信念,在魯西大地上譜寫出一曲現代農業的豐收之歌。

  9月13日,東昌府區斗虎屯鎮的玉米地里,一片綠意盎然。種糧大戶齊方正正在為村民講解玉米密植滴灌技術,他種植的1000多畝玉米全部采用這項新技術。“以去年收成為例,每畝增產15%—20%。”

  1987年,齊方正出生在冠縣一個教育世家。家中先后有七人從事教師職業,父親更是在講臺上堅守了三十九個春秋。受家庭熏陶,他大學畢業后也踏上三尺講臺,成為了一名教師。

  “6年的教學生涯,讓我學會了系統規劃和耐心溝通,這些能力至今仍在影響著我。”齊方正說。2020年,他做了一個令人意外的決定:離開穩定的教師崗位,投身農業。

  “很多人說我大膽,但這其實是經過長期思考和實地調研后的決定。”帶著數十萬元創業資金,他與合伙人加盟一家農業服務公司,從零開始學習農業知識。

  從識別作物病害到操作農機,從掌握灌溉技術到參與糧食銷售,齊方正坦言,那段時間“比上大學累得多”。他走進田間地頭,向老農請教翻耕播種的經驗,與農技專家探討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前往糧庫與收購商溝通銷售策略……從種到收,從倉儲到銷售,每一個環節他都親自參與,逐漸建立起一套規模化管理體系。

  “農業不是一個僅靠情懷就能做好的行業,它更需要科學的方法、持久的耐心和堅定的信念。”齊方正說。2023年,在斗虎屯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他成立聊城東冠農業服務有限公司,組建起一支全部由大學生組成的年輕團隊。“我們為每一位員工繳納五險一金,就是希望吸引更多有知識的年輕人回到家鄉、扎根農村。”他表示。

  緊抓山東省“噸半糧”產能建設和糧食單產提升政策機遇,齊方正以斗虎屯鎮為核心,流轉土地1400余畝。其中,1200余畝用于小麥玉米輪作,全面推廣寬窄行密植、滴灌水肥一體化等新技術。“我們優選高強筋小麥和耐密抗倒伏玉米品種,單產提升顯著,每畝玉米較傳統種植方式增收約200元。”

  “既要保障糧食安全,也要探索多元經營,這樣才能增強抗風險能力和可持續性。”齊方正在其余200畝地上嘗試種植牛蒡、葫蘆巴籽、丹參、半夏等特色藥材,并探索產地初加工技術。

  如今,東冠農業已成為斗虎屯鎮農業現代化示范點之一。齊方正通過輪作休耕、增施有機肥等方式改良土壤,逐漸引入智能播種機、無人機飛防等現代化裝備。同時,他積極開展農技培訓、農資共享,帶動周邊農戶共同發展。

  從人民教師到農業公司負責人,齊方正的轉型不僅是個人職業賽道的轉換,更是新一代農業創業者響應國家糧食安全與鄉村振興戰略的生動縮影。

  在他的帶領下,東冠農業正朝著標準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團隊建立了完善的農業生產管理流程,還通過數字化手段實現對作物生長全程的精準監控。齊方正表示:“我們計劃在未來三年內,建設500畝智慧農業示范基地,推廣‘訂單農業+標準化生產’模式,帶動更多農戶增收致富。”

  “土地是最誠實的,你付出多少,它就回報多少。”齊方正望著眼前連片的玉米地說,“我愿意在這片廣闊的田野上,繼續書寫屬于新農人的詩篇。希望我們的故事能夠激勵更多年輕人投身農業,助力鄉村振興。”

編輯:李明
審核:劉 飛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石县| 门源| 柳河县| 鹰潭市| 博乐市| 永嘉县| 体育| 拜城县| 阆中市| 五寨县| 南华县| 广汉市| 德令哈市| 江华| 柯坪县| 都昌县| 崇阳县| 柳州市| 哈尔滨市| 宝丰县| 邯郸市| 郁南县| 霍林郭勒市| 七台河市| 郓城县| 英吉沙县| 金川县| 阳城县| 腾冲县| 平塘县| 彝良县| 秀山| 苍溪县| 保定市| 昭觉县| 龙游县| 治县。| 嘉黎县| 施甸县| 苏尼特右旗| 靖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