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韓慧霞
她自覺弘揚孝老愛親的中華傳統美德,她始終將“百善孝為先”藏在心中,以善良、博愛、擔當、奉獻做好大家庭的“領頭雁”……她就是第37期“聊城好人”、聊城市技師學院圖書館館員楊玲。
“爸,給您買了件新衣服,快試試合適嗎?”“合適合適,你每次買的衣服都很合適……”楊玲的公公開心地回答。這是日前楊玲在家為公公試穿新衣的暖心一幕。
對楊玲而言,給公婆買衣服是日常生活中最微不足道的小事。楊玲公婆年事已高,身為家中大嫂,楊玲經常會抽時間到公婆家幫他們干家務活。楊玲的公婆在生活上能夠自理,她就想方設法豐富老人的精神生活。有空的時候,楊玲便會開車帶著公婆回老家,侍弄侍弄小菜園,讓老人們享受到豐收的快樂。
“我認為孝敬老人,只有進行時,沒有將來時,隨時隨地關心老人,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就是最大的孝道。”楊玲說。
楊玲的公公皮膚不好,犯病時瘙癢難耐,雖然看遍了聊城的大小醫院,但病情還是反反復復,得不到根治,楊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后來,楊玲得知北京中醫藥大學的專家看皮膚病一類的病癥很有一手,就在網上掛了號。到了就診時間,她和愛人驅車千里帶著老人去看病。經過積極治療,老人完全康復。醫生了解到楊玲一家的求醫經歷后,對楊玲豎起大拇指,直夸她是個“好兒媳婦”。
“奉其身,敬其心。老人們心情好、身體好,就是兒女最大的福氣!”楊玲說。
楊玲愛人的祖母在世時久病臥床,作為家族中的長孫媳,楊玲考慮到婆婆腿腳不便,便主動承擔起照顧祖母的任務,為其擦身、洗腳、按摩、喂飯、換洗衣物。祖母臨終前,楊玲日夜陪護,得到了全家人的贊許。
楊玲對老人孝其身,努力保證老人身體健康;孝其心,努力完成老人的愿望;孝其志,努力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自己好好工作,培養下一代學有所成,讓老人沒有后顧之憂。
說起兒媳,楊玲的婆婆激動得一度哽咽:“自從進了我們家,楊玲付出了很多,不管是對老人還是對孩子,她都盡心盡力,做到了全家人都滿意。”
楊玲不僅是孝老愛親的模范,更是助人為樂的典范。2023年4月15日下午,楊玲駕車經過東昌路柳園路交叉口等待紅燈時,車后一輛救護車鳴笛駛來,她考慮到車上肯定有等待救治的患者,果斷采取“45度讓路法”,讓出了一條搶救生命的綠色通道。她的善舉不僅受到在場市民的點贊,還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傳播了正能量。
因事跡突出,楊玲榮獲了聊城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辦公室授予的“聊城市文明市民”稱號。“被評為‘文明市民’和‘聊城好人’,是組織對我的認可,我將一如既往孝敬老人、團結兄妹、愛護子女、努力工作,將尊老愛幼、團結和諧的優良家風傳承下去,為聊城的文明建設貢獻力量!”楊玲說。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