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征途回望千山遠,前路放眼滿目新。今年是市委確定的“聚力攻堅突破年”,新的一年當有新的作為。在全市上下錨定“6293”工作思路、全力沖刺第一季度“開門紅”之際,《聊城日報》推出“聚力攻堅突破年”新觀察系列評論,題目分別為《跑起來,做春天里的“奔騰馬”》《跳起來,做攻堅突破的“摘桃人”》《干起來,做招商引資的“急先鋒”》,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鼓與呼,提振建設“六個新聊城”的精氣神,敬請關注!
歲月不等人,莫負好春光。
早春時節,萬物蘇醒、生機盎然。聊城大地上,人人邁著輕快的步伐,處處都是奔跑的身影。
在企業生產車間,機器轟鳴吼出生產“最強音”;在項目建設現場,工程車輛奏響攻堅“交響曲”;在廣袤農村大地,辛勤忙碌的群眾,繪出鄉村振興“春耕圖”……全市上下跑起來,爭做春天里的“奔騰馬”,奮力沖刺新春首季高質量發展“開門紅”。
一
“跑起來”,是對時間的珍惜,是對未來的憧憬。猶如草原上的馬兒,無懼風霜雨雪,只因心中有理想,眼里有遠方。
省級以上改革成果、即時表揚大幅上升,榮獲一系列“國字號”榮譽……去年,全市黨員干部在市委“三提三敢”的號召下,深化改革、思變求遠,爭先進位的意識明顯提升,干事創業的動力持續增強,人心思上、人心思干的風氣越發濃厚。我市干部隊伍的整體形象,正由一馬當先變為萬馬奔騰。
“奔騰馬”,象征著積極進取的精神力和一往無前的行動力,意味著始終保持高昂的激情和斗志,不斷突破、不斷超越。
倡導“奔騰馬”精神,就是要在全市上下形成一種銳意改革、勇于創新、高效執行的干事創業氛圍,讓各級干部和廣大人民群眾都能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舍我其誰的責任感投入到各項工作之中。
為者常至,行者常成。市委把今年確定為“聚力攻堅突破年”,就是要引導全市廣大干部堅決摒棄“四平八穩”“得過且過”“腳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思想,強化“突破”的意識,增強“突破”的動力,找準“突破”的切口,真正以點上的突破帶動整體工作提升,帶動干部爭先進位、作風轉變常態化。
二
聚力攻堅突破,從根本上說,是對市委“三提三敢”要求的深化和升華。
石以砥焉,化鈍為利。攻堅克難,絕非易事,要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和“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不能久攻不下就打“退堂鼓”。
做春天里的“奔騰馬”,就是要一往無前攻難題,全力以赴求突破。
要在思維方式上求突破。當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著很多新任務、新問題、新變化,如果過于依賴慣性思維,很容易陷入“老辦法不頂用,新辦法不會用”的尷尬局面。要牢固樹立“一切皆有可能”的理念,善于“捕風捉影”,學會“借雞下蛋”,敢于“無中生有”,讓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
要在工作標準上求突破。要敢于把標準定得更高一些,即使今年努力了沒有達到預定目標,但為明年打下了堅實基礎。對于各領域工作,既要注重打造“排頭兵”“尖刀連”,打造領航工程、核心品牌和突出亮點,又要注重補短板、強弱項,打造筑基工程,夯實發展底板。
要在溝通協調上求突破。良好的溝通,是成功的關鍵。部門之間相互“推磨”,往往導致工作遲遲打不開局面。縱向上,加強向上對接,主動展示亮點,爭取工作主動;橫向上,樹立全市“一盤棋”思想,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強化協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把工作落實好、完成好。
三
聚力攻堅突破的目的,是要讓聊城實現高質量發展,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沒有好的結果,過程再好、再完美,也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過程與結果是相輔相成的兩個維度,好的過程是獲得好結果的基礎,但僅有好的過程并不足以保證好的結果。
做春天里的“奔騰馬”,就是要始終奔著目的地奮蹄疾馳,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善始善終、善作善成抓好各項任務落實。
虧功一簣,未成丘山;鑿井九階,不次水澤。保障各項任務落實落地,要有“一竿子插到底”的實干精神。如果經常停留在表面,不能做到“一竿子插到底”,就會半途而廢,或“蜻蜓點水”,或“走馬觀花”,最終導致“虎頭蛇尾”。只有抓住問題的癥結,有的放矢、對癥下藥,工作才能善始善終,取得理想效果。要有“抬轎子”的合作精神,團隊協作、相互扶持,分工明確、各司其職,朝著共同目標努力,齊心協力完成好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要有“坐得住冷板凳”的奉獻精神,錨定目標、矢志不移,以專注的態度、敬業的精神、踏實的努力,實現既定目標,取得不凡業績。
向著春天進發,朝著夢想奔跑,新的答卷正在書寫。市委“6293”工作思路繪就了藍圖、明確了目標,我們要堅定信心、開拓進取,發揚“奔騰馬”精神,眾志成城同心干、擼起袖子加油干、久久為功扎實干,共同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文/張英東 朱海波 張穎 圖/資料圖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