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专区,欧美大电影免费观看,成人午夜av,麻豆视频在线看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社會 >

關于著作權,這些知識你應知曉

來源:聊城新聞網  2024-04-25 10:14:11
A+A-
分享

  1.著作權人包括:

  (一)作者;

  (二)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

  2.《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所稱的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現的智力成果,包括: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

  (四)美術、建筑作品;

  (五)攝影作品;

  (六)視聽作品;

  (七)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計算機軟件;

  (九)符合作品特征的其他智力成果。

  3.著作權的特點:

  (一)作者因創作作品自動產生著作權,不必履行登記、注冊手續;

  (二)專有性,即除權利人同意或法律規定外,任何人不得享有或使用該項權利;

  (三)地域性,即除加入國際公約或締結雙邊協定外,一個國家法律所保護的某項權利只在該國范圍內發生法律效力;

  (四)時間性,即法律對各項權利的保護,除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性不受保護期的限制外,其他權利都有一定的有效期限。

  4.著作權人享有哪些權利?

  著作權包括下列人身權和財產權。

  著作權法中的人身權包括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

  著作權法中的財產權包括著作財產權作品的復制權、發行權、出租權、展覽權、表演權、放映權、廣播權、信息網絡傳播權、攝制權、改編權、翻譯權、匯編權及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

  5.著作權包括的人身權和財產權具體是:

  (一)發表權,即決定作品是否公之于眾的權利;

  (二)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

  (三)修改權,即修改或者授權他人修改作品的權利;

  (四)保護作品完整權,即保護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

  (五)復制權,即以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數字化等方式將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

  (六)發行權,即以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復制件的權利;

  (七)出租權,即有償許可他人臨時使用視聽作品、計算機軟件的原件或者復制件的權利,計算機軟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標的的除外;

  (八)展覽權,即公開陳列美術作品、攝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復制件的權利;

  (九)表演權,即公開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種手段公開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權利;

  (十)放映權,即通過放映機、幻燈機等技術設備公開再現美術、攝影、視聽作品等的權利;

  (十一)廣播權,即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公開傳播或者轉播作品,以及通過擴音器或者其他傳送符號、聲音、圖像的類似工具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的權利,但不包括本款第十二項規定的權利;

  (十二)信息網絡傳播權,即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使公眾可以在其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

  (十三)攝制權,即以攝制視聽作品的方法將作品固定在載體上的權利;

  (十四)改編權,即改變作品,創作出具有獨創性的新作品的權利;

  (十五)翻譯權,即將作品從一種語言文字轉換成另一種語言文字的權利;

  (十六)匯編權,即將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過選擇或者編排,匯集成新作品的權利;

  (十七)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

  6.構成作品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一)必須具有獨創性。

  (二)必須屬于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的創作。

  (三)必須是能以一定形式表現的智力成果。

  7.關于作品原件所有權與著作權:

  作品的所有權與作品的著作權不是一回事。作品原件所有權的轉移,并不意味著作品著作權的同步轉移。取得作品原件的所有權,不等于就一概取得了該作品的著作權。例如,某畫家將其所創作的一幅國畫賣給某收藏家,就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各項財產權利的歸屬,畫家可以與收藏家進行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收藏家固然取得了該畫的所有權,有權占有該畫,自己欣賞,提供他人欣賞、出賣甚至丟棄、毀掉該畫,但是,對該畫沒有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原則上也不能取得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各項財產權利,該畫的著作權仍然屬于創作該畫的畫家。

  8.權利的保護期:

  自然人的作品,其發表權、著作權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的作品、著作權(署名權除外)由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其發表權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創作完成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著作權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發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后五十年內未發表的,本法不再保護。

  視聽作品,其發表權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創作完成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著作權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發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后五十年內未發表的,著作權法不再保護。

  注: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

  9.版權保護的例外情形:

  (一)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

  (二)單純事實消息;

  (三)歷法、通用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10.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或者名稱、作品名稱,并且不得影響該作品的正常使用,也不得不合理地損害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

  (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二)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三)為報道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四)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已經發表的關于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但著作權人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改編、匯編、播放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行;

  (七)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八)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文化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

  (九)免費表演已經發表的作品,該表演未向公眾收取費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報酬,且不以營利為目的;

  (十)對設置或者陳列在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

  (十一)將中國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已經發表的 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創作的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作品在國內出版發行;

  (十二)以閱讀障礙者能夠感知的無障礙方式向其提供已經發表的作品;

  (十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前款規定適用于對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限制。

  11.合作作品的著作權:

  兩人以上合作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沒有參加創作的人,不能成為合作作者。

  合作作品的著作權由合作作者通過協商一致行使;不能協商一致,又無正當理由的,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方行使除轉讓、許可他人專有使用、出質以外的其他權利,但是所得收益應當合理分配給所有合作作者。

  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對各自創作的部分可以單獨享有著作權,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體的著作權。

  12.職務作品:

  自然人為完成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工作任務所創作的作品是職務作品,除本條第二款的規定以外,著作權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有權在其業務范圍內優先使用。作品完成兩年內,未經單位同意,作者不得許可第三人以與單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該作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職務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權,著作權的其他權利由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享有,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可以給予作者獎勵:

  (一)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的物質技術條件創作,并由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承擔責任的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計算機軟件等職務作品;

  (二)報社、期刊社、通訊社、廣播電臺、電視臺的工作人員創作的職務作品;

  (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合同約定著作權由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

  13.許可使用合同包括下列主要內容:

  (一)許可使用的權利種類;

  (二)許可使用的權利是專有使用權或者非專有使用權;

  (三)許可使用的地域范圍、期間;

  (四)付酬標準和辦法;

  (五)違約責任;

  (六)雙方認為需要約定的其他內容。

  14.轉讓《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應當訂立書面合同。權利轉讓合同包括下列主要內容:

  (一)作品的名稱;

  (二)轉讓的權利種類、地域范圍;

  (三)轉讓價金;

  (四)交付轉讓價金的日期和方式;

  (五)違約責任;

  (六)雙方認為需要約定的其他內容。

  15.如何區分作品創作與抄襲?

  抄襲是指將他人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竊為己有。區分作品創作與抄襲時需要注意兩個問題:

  (一)“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屬于法定合理使用。

  (二)雷同不一定是抄襲。著作權法的獨創性不具備前所未有性和排他性,只要作品是自己創作的,就具有獨創性,且不排斥他人再創作同樣的作品。

  16.目前社會上存在哪些比較典型的侵犯著作權的行為?

  (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其作品的;

  (二)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己單獨創作的作品發表的;

  (三)沒有參加創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四)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五)剽竊他人作品的;

  (六)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展覽、攝制視聽作品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編、翻譯、注釋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七)使用他人作品,應當支付報酬而未支付的;

  (八)未經視聽作品、計算機軟件、錄音錄像制品的著作權人、表演者或者錄音錄像制作者許可,出租其作品或者錄音錄像制品的原件或者復制件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九)未經出版者許可,使用其出版的圖書、期刊的版式設計的;

  (十)未經表演者許可,從現場直播或者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或者錄制其表演的;

  (十一)其他侵犯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行為。

編輯:李明
校對:蘇永樂
審核:劉 飛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卓尼县| 绍兴市| 晋州市| 祁连县| 平谷区| 塘沽区| 衡水市| 从化市| 宣化县| 定州市| 开阳县| 龙里县| 延吉市| 云南省| 北海市| 云霄县| 高青县| 南开区| 富源县| 贺兰县| 兴隆县| 东源县| 临颍县| 沅江市| 吉林省| 华亭县| 平遥县| 辽阳市| 六盘水市| 芷江| 韶山市| 左权县| 板桥市| 民权县| 高雄县| 茂名市| 鄄城县| 库尔勒市| 红桥区| 无为县| 连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