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趙宏磊 通訊員 沈潛) 7月15日,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我市錨定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目標不動搖,綜合施策,精準發力,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積極成效。省控以上考核斷面連續三年消除Ⅴ類及以下水體,徒駭河、馬頰河、衛運河水質達到歷史最優水平,南水北調聊城段水質穩定優良。2023年,聊城市國控斷面水環境質量指數列全省第5位,同比前進5個位次;改善幅度列全省第3位,同比前進2個位次;優良水體比例90%,優于目標50個百分點。
凝聚“合力”,提高協同聯動質效。及時預設全年目標,配套制訂提升方案,厘清責任方、施工量和路線圖,納入高質量發展考核,聊城市委、市政府定期督導調度,推動全市上下齊抓共管。建立涵閘聯合管控和生態基流保障機制。汛期,生態環境、水利兩部門及時互通信息,科學調度支流涵閘,減少超標水體匯入干流。枯水期,結合降雨、農灌、水位等情況,開展重點河流引調水工作,保障河道生態基礎流量。加快推進“兩清零、一提標”重大項目。2023年度,聊城市累計新建雨水管網34.54公里、污水管網34.51公里,改造雨污合流管網203.5公里。城市建成區17條黑臭水體全部通過長制久清評估。
深挖“內力”,推進流域系統治理。結合重點斷面在線監測數據變化以及日常巡河線索,密切關注上游客水水質,發現突出水環境問題隱患立即與屬地生態環境部門開展跨省、市界河流協同共治。建立重點斷面巡查和超標督辦制度。一方面,運用高科技,努力提升智慧監管水平。另一方面,下足“笨”功夫,常態化開展人工現場巡河檢查。緊盯夜間、雨天及節假日等特殊時段,發現違法排污問題及時開展溯源排查和跟蹤督辦。持續做好重點斷面水質考核。每月將市控以上超標斷面、超標因子及縣(市、區)水環境質量指數排名等情況面向全市進行通報,并在市級主要媒體和政務網站進行公開。對達到約談條件的嚴格落實約談制度,倒逼各縣(市、區)切實扛牢主體責任。積極指導各縣(市、區)圍繞重點任務和目標,精心謀劃水污染防治項目,“十四五”以來,聊城市成功申報中央水污染防治資金項目6個、省級水污染防治資金項目11個。2023年度,衛運河油坊橋、馬頰河董姑橋和徒駭河馬集閘、前油坊四個跨省、市界河流國控斷面中,三個達到優良水平,一個實現水質類別提升。
善用“助力”,推動工作融合銜接。探索實施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綜合監管新模式,打破分工壁壘,促進各環節、各方面協同。完善監測監控體系,在40個重點河流斷面及175家重點涉水企業安裝在線監測設施,對部分水質國標站點增設氟化物監測指標,將重點排污口納入年度監測計劃,在主要河流斷面入河口、閘門布設水質微型監測站,為掌握流域污染物峰值分布及水質變化趨勢,科學實施攔污控污治污提供第一手數據資料。強化涉水污染源執法監管,堅持執法監管與監督幫扶融合,2023年度共檢查各類涉水企業800余家次。聯合市直部門對重點入河排污口開展整治成效市級抽查及污水處理廠執法檢查。充分利用第三方檢測、無人機飛檢等現代化手段,做好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排查整治。與河南省濮陽市、河北省邯鄲市建立聯動機制,開展聯合執法檢查,推行跨區域污染聯防聯控。推進環境治理模式創新,高鐵新區水系修復與綠色發展EOD項目成功創建省級試點,金堤河流域生態保護修復及綠色產業融合發展EOD項目入選國家生態環保金融支持項目儲備庫,努力推動水體修復、再生水循環利用等項目有效融合,實現高水平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的雙贏。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