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水質監測
本報訊 (文/圖 賈子國 鞠圣嬌) 當洪澇災害發生,村莊被淹、水源受到污染,如何保證人民群眾健康安全?7月19日,全市疾控系統洪澇災害衛生應急聯合演練在臨清市舉行。市疾控中心及東昌府區、陽谷等縣(市、區)疾控中心共派出9支參演小分隊100余人,按照既定方案,模擬臨清漳衛運河發生洪澇災害后,開展災后公共衛生應急處置。通過演練,提高了疾控系統工作人員的衛生防疫應急處置能力。
此次演練由市衛生健康委、市疾控局、市疾控中心主辦,臨清市衛健局、市疾控中心承辦。演練背景為漳衛運河水位超過警戒線,導致村莊農田被淹,群眾房屋進水、村內積水嚴重,居民健康受到威脅。當日9時40分,隨著總指揮一聲令下,集結完畢的參演小分隊迅速進入戰斗狀態。市疾控中心和各縣區疾控中心應急小分隊奔赴臨清,組建市縣聯合衛生應急處置隊伍,成立臨時指揮部,開展災后公共衛生處置工作。隨后,指揮部派出應急處置分隊抵達災區快速開展公共衛生狀況與需求調查,了解災后現場情況。應急處置小分隊嚴格按要求進行了傳染病癥狀監測和疫情處置、水質監測、病媒生物監測與控制、垃圾和環境消殺、健康和宣傳教育、緊急接種、信息匯總和風險評估等環節的應急演練。
此次演練共分10個場景,內容環環相扣;應急處置小分隊分為4組,工作有條不紊,展現出了很多亮點。演練中,應急處置小分隊隊員在與村民、村醫了解情況時詳細認真,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針對洪澇災害后可能發生的聚集性疫情,應急隊員按要求進行了流調、采樣、處置,各司其職、密切配合,采用實景化場所開展處置演練工作,動作準確、到位。在最后的信息匯總和風險評估會議上,4名小組長分別介紹了相關情況,分析操作過程,總結經驗,實現了以練備戰的目的。山東省疾控中心專家到現場進行指導,對此次演練給予高度評價。
在此次演練開始前,市疾控中心應急隊員展示了演練現場個人攜行、通信保障等6大類應急裝備,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市疾控應急能力建設的成果。
衛生應急處置能力是體現疾控機構業務水平和能力的關鍵性指標。當前,我市進入“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此次疾控系統洪澇災害衛生應急聯合演練,不僅展示了我市疾控系統應急隊伍的作戰能力,還全面檢驗了應急方案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是做好今后防汛工作的一次動員部署。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強衛生應急體系和能力建設,充實衛生應急隊伍,加強衛生應急培訓和應急物資儲備工作,建立起應急處置隊伍長效機制,應急機制始終保持激活狀態、隨時待命。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