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趙艷君
7月18日,連陰數日后,天氣終于放晴,太陽火辣辣地炙烤著大地。上午10時許,楊官屯派出所所長劉建華頂著滿頭汗水走進曉坤的家。見到這個靦腆的孩子,他笑著掏出了一支嶄新的鋼筆塞進孩子手里。
14歲的曉坤家住茌平區楊官屯鄉豆腐趙村。5年前,父親遭遇嚴重的車禍,從那以后,孩子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少,但學習成績始終名列前茅。
“家庭遭遇變故之后,曉坤和9歲的弟弟曉凱一直依靠爺爺奶奶生活。兩個孩子都非常懂事,他倆的獎狀貼滿了一整面墻。”劉建華對孩子的情況很熟悉,對兩個優秀的孩子以及兩位堅強的老人贊不絕口,“一家人都非常努力、上進,我們派出所的民輔警經常過來串個門。”
見兄弟倆都放假在家,一同前來的民警王亞威,又忍不住“啰嗦”起來:“曉坤,你大了,要照顧好弟弟,你倆千萬不要去村里那個大坑里洗澡。平時你倆在家的時候,要注意用電安全……”王亞威撫摸著曉凱的頭,看向一旁的曉坤,交代兄弟兩個一定要注意暑期安全。
半小時后,劉建華、王亞威和孩子揮手再見,趕往轄區大謝莊的曉萱家。劉建華清楚地記得,那個性格內向的女孩,喜歡什么圖案的鉛筆。“這個孩子字寫得非常漂亮,不過,她才讀小學二年級,現在只能用鉛筆。”
母親病故、父親外出打工后,曉萱跟隨年逾七旬的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她樂觀上進、品學兼優。見劉建華遞過來兩盒鉛筆,曉萱高興地接過去,小聲說了一句“謝謝叔叔”,然后,便將自己的練字本拿出來給警察叔叔看。
“叔,你和我嬸兒真不賴,把孩子教育得這么優秀。你們二老也要注意身體……”得知家中一切都好,劉建華很欣慰,他跟兩位老人聊著家常,像是經常走動往來的老親戚。
事實上,像這樣的“親戚”,楊官屯派出所已認下了60家。
“去年10月,我們從鄉里的中學了解到,學校每個班里都有幾名特殊學生,有的是單親家庭,有的是留守家庭,這些情況都對孩子的學習、生活產生一定影響。后來,我們又聯系轄區小學負責人,兩所學校列出了一份特殊家庭學生名單。”劉建華講述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后來,派出所民輔警分成幾個小組,從去年11月開始,陸續走進60個特殊家庭,不定期對他們進行走訪,詳細了解每個孩子的學習情況、性格愛好等信息,整理成詳盡的成長檔案,實時了解孩子的生活需求和情感需求。民輔警們自掏腰包為孩子們購買文具和生活用品,有時還邀請他們來派出所參觀、做客。
“我們耐心和孩子們談心交流,同時給他們普及防電詐、防溺水等安全常識,普及基本法律知識,引導他們守法規、知禮節。現在我們和孩子們都成了‘親人’,這些‘親戚’,我們認定了,也會長期走動下去。”劉建華說,“這樣做的最終目的,就是讓這些特殊家庭的孩子,燃起對未來生活的希望,從而找到奮斗目標,實現自己的理想。”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