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朱海波
本報通訊員 戴琛
7月20日,在青海原子城紀念館,來自聊城三中的15名學生仔細聆聽幾十年前發生過的精彩故事,在不平凡的歲月中感悟“兩彈一星”精神,豐富的歷史文物和珍貴的圖片資料靜靜地訴說著那段不平凡的歲月,展示著科技工作者們艱苦奮斗、勇于創新的精神風貌。老一輩科技工作者“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愛國奉獻精神深深打動了這群花季少年。
為落實中央、省“三項計劃”相關精神,創新推進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擦亮“繁森故里石榴紅”工作品牌,聊城扎實開展“繁森故里石榴紅 魯青少年心連心”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系列活動。
7月16日—21日,聊城組織15名本地結對學生赴青海省海北州剛察縣結對家庭開展交流活動,通過紅色主題教育、傳統文化體驗、入住結對家庭等方式,與青海的同學們深入開展學習交流,引導各民族青少年牢固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
在省民族宗教委、聊城市委統戰部和聊城市對口支援剛察干部管理組協調組織下,自2015年開始,聊城先后接收了9屆、359人次青海學生在聊城三中學習。我市充分發揮優勢,將聊城和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兩地之間的學生交流作為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抓手。2023年10月,在聊城三中舉辦了青海學生與本地學生手拉手結對儀式,并于2023年11月、2024年4月成功開展了兩期青海學生進聊城學生家庭交流活動,讓來自高原的學生們在聊城擁有溫暖的“第二個家”。通過創新開展共照一張合影、共度一個節慶日、互寫一封書信、共講一個團結故事與共種一棵團結樹等系列活動,聊城有形、有感、有效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讓兩地學生在學習上相互幫助、在生活上相互關心,在手拉手活動中交心、交融、交出摯友。2023年10月,舉辦青海班學生就醫“綠色通道”簽約儀式,聊城市人民醫院腦科醫院開設青海學子就醫綠色通道,對師生定期進行健康知識培訓,從各方各面全力保障學子們的身心健康。
作為跨地域、跨民族的文化與教育交流活動,“繁森故里石榴紅 魯青少年心連心”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系列活動的深遠意義不僅在于短期的互動體驗,更在于奠定長期促進兩地青少年之間心靈相通、文化相融與民族團結的堅實基石。
“聊城將繼續通過黨建引領、文化浸潤、多元課程、主題活動以及輻射帶動等多個方面扎實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和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工作,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民族觀,將民族團結交融的種子深深地植根于孩子們的心中。”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民族宗教局局長辛剛英告訴記者。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