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专区,欧美大电影免费观看,成人午夜av,麻豆视频在线看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社會 >

岐黃傳薪火 藥香入生活——“中醫藥在聊城”文化體驗季活動啟動儀式側記

來源:新聊城客戶端  2024-08-14 07:10:31
A+A-
分享

  2024年8月13日《聊城日報》3版

  立秋已過,處暑在望;兩河之上,薪火岐黃。

  8月12日下午,在暑氣未消的時節,由聊城市委宣傳部、聊城市衛健委、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臨清市委、臨清市政府聯合組織的“中醫藥在聊城”文化體驗季活動在臨清文化中心啟動。

  市衛健委和市新聞傳媒中心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中醫藥文化,是聊城傳統文化中一條重要的文脈。在兩河文化的涵養下,聊城中醫藥文化底蘊深厚、歷史悠久,出產了阿膠、靈芝、桑黃等道地藥材,讓一縷藥香跨越古今、傳承千年,把中醫藥文化融入聊城人的血脈,讓聊城與中醫藥文化結下不解之緣。

  “中醫藥在聊城”文化體驗季活動,目的就是讓中醫藥文化生活化、大眾化、便民化,形成愛中醫、用中醫、學中醫的文化自覺,持續推動中醫藥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人民群眾共享美好新生活。

  讓中醫藥文化生活化

  “國醫亞圣成無己是宋金時期聊城籍著名醫學家,在中國醫學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歷史地位,是聊城的中醫藥文化名片。茌平區投資建設了全省唯一一處以古代名中醫命名的中醫藥博物館——成無己紀念館,市新聞傳媒中心在古城區建設了成無己中醫藥文化園、三味藥膳坊,并恢復了成無己家傳老字號‘成頤堂’,讓中醫藥文化更好地走進市民生活。”啟動儀式上,醫學博士、山東省名中醫藥專家、主任醫師、聊城市成無己研究會會長谷萬里向臨清市中醫醫院、臨清基層鄉鎮衛生院贈送其著作《成無己全書》后,表示將繼續傳承成無己中醫醫術,服務百姓健康。

  “中醫藥在聊城”融媒采訪團授旗現場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讓傳統的中醫藥文化生活化是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之道。近年來,我市立足中醫藥文化資源富集優勢,深入挖掘中醫藥文化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推動中醫藥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建設了阿膠文化主題公園、中草藥種植園等,實現社區衛生院中醫館全覆蓋,組織中醫藥文化進校園、進社區……全力推動中醫藥文化與市民生活深度融合,讓中醫藥文化生活化。

  在“中醫藥在聊城”文化體驗季啟動儀式上,市委宣傳部、市衛健委、市中醫藥管理局、市新聞傳媒中心還聯合啟動了“中醫藥在聊城”大型融媒系列宣傳活動,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統戰部部長柳慶發為融媒采訪團授旗。市新聞傳媒中心將發揮全媒體宣傳優勢,聚合融媒體力量,深入挖掘中醫藥文化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講好聊城中醫藥故事,傳播好聊城中醫藥聲音,為擦亮“兩河明珠”城市品牌,加快建設“六個新聊城”,打造中醫藥文化高地貢獻文化力量和新聞力量。

  據了解,我市將把中醫藥文化融入文化“兩創”,繁榮中醫藥文化產品;在中醫藥文化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好地涵養群眾道德品行,培育時代新風新貌,匯聚向上向善力量;將中醫藥文化融入人民群眾健康生活,傳播推廣科學健康的生活理念,引導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用中醫理念、知識和技術,滿足日益增長的中醫藥文化需求,培養日用而不覺的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實現中醫生活化,讓中醫藥文化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讓中醫藥文化大眾化

  在臨清文化中心廣場上,雙參蛹蟲草凝膠糖果、健腦補腎丸等中醫藥產品頗受市民的喜愛,中醫專家的義診臺前更是排滿了群眾,體驗艾灸、推拿的市民排起了長隊……

  我市在中小學內試點打造中醫藥文化“動態長廊”,開辟“百草園”種植基地,開設中醫藥文化課,組建市縣兩級中醫藥文化志愿者教師團隊,推動中醫藥文化貫穿國民教育的始終。

  專家義診現場

  中醫藥文化夜市、中醫藥文化進社區等活動的相繼舉辦,進一步傳播了中醫藥文化,在全社會形成了“愛中醫”“信中醫”“用中醫”的良好氛圍。

  中醫藥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聊城全面發展的重要資源。中醫藥的“寶葫蘆”里,有融入日常承載千年的大醫、大德、大智、大美,也有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乃至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處方”。

  找準中醫藥文化與大眾健康新需求的契合點,守正創新、傳承發展,是中醫藥歷久彌新的關鍵。

  阿膠、靈芝和桑黃是聊城“新三寶”。近年來,聊城市以聊城“新三寶”醫藥文化為核心,在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中醫藥文化守正創新、“中醫藥+多業態”融合發展等方面創新機制、探索路徑,開展“百日學百方”中醫經典傳承季、“名醫面對面”中醫藥服務進社區、進家庭,舉辦“岐黃傳薪火”中醫藥文化論壇、“藥食促健康”時令藥膳大賽等活動,擦亮醫賢名片,厚植養生文化,賡續文脈傳承,傳承岐黃薪火,綻放國醫文化獨特魅力,打造中醫藥多元文化景象,讓中醫藥文化走進大眾。

  據了解,我市將聚焦養生需求、關注健康痛點,創新活動載體,舉辦各種形式的中醫藥文化活動,讓中醫藥融入城市社區建設和鄉村文化振興,推出更多通俗化、大眾化的中醫藥文化科普作品,讓廣大居民加深對中醫藥知識的理解,全方位領略中醫藥文化的魅力,促進中醫藥知識宣傳大眾化氛圍的形成。

  讓中醫藥文化便民化

  “臨清市打造文化長廊、宣教基地等載體31處,建設中醫藥康養旅游融合基地,讓更多群眾成為中醫藥文化的傳播者、踐行者。服務體系持續健全。建設‘成無己經方流派傳承工作室’等特色科室,培育市級以上中醫藥專家16名,綜合服務能力大幅提升……”臨清市委書記張志剛在致辭中說。

  谷萬里(左一)向臨清市中醫醫院、臨清基層鄉鎮衛生院贈送其著作《成無己全書》

  為了讓中醫藥文化更便民,我市還在古城區舉辦“中醫藥文化夜市”活動,膏方、藥膳、代茶飲,悄然現身古城區中醫藥文化夜市,成為備受市民青睞的國貨“潮品”。趕夜市的市民喝著茶、聊著天,體驗中醫藥文化,享受著生活的舒適和愜意。

  便民接地氣的城市生活大抵如此,市井長巷,聚攏來是煙火,攤開來是人間,而人間的煙火氣,就是把人們喜歡、需要、期盼的一切送到身邊,融入細碎而煩瑣的生活,變成現實中充盈著溫暖、幸福、健康的存在。

  讓傳統的中醫藥文化洋溢散發著新時代的潮流與時尚,這是聊城將中醫藥文化與養生養老、文化旅游跨界融合的創新嘗試,更是中醫藥文化便民化的新突破。

  據了解,我市還將以實用、互動、有趣的形式,拉近中醫藥文化與市民的距離,使中醫健康養生化作觸手可及的服務與產品;我市還將推動中醫藥文化沉浸式、體驗式消費,促進消費服務提檔升級,讓中醫藥服務更加便民利民惠民,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青云當志,破浪乘風。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中醫藥在聊城”文化體驗季活動的舉行,是聊城擦亮中醫藥文化品牌、打造中醫藥傳承創新“聊城樣本”的生動實踐,也讓更多人看到中醫藥文化在聊城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一把草藥、一根銀針、一個手法、一柱艾灸……岐黃薪火賡續數千年,聊城中醫藥文化正展現出生活化、大眾化、便民化的青春活力。

  文/記者 夏旭光 圖/吳建正


  “六大工程”助力打造

  中醫藥文化傳承創新“聊城樣本”

  8月12日下午,“中醫藥在聊城”文化體驗季活動舉行,吸引了眾多臨清市民熱情參與。大家沒有想到臨清除了健腦補腎丸和桑黃之外,還有那么多其他中醫藥產品。在中醫義診區,人們爭相排隊就診。“平時想看名中醫要去醫院排隊掛號,今天這么多中醫專家來免費看病,真是太好了!”不少臨清市民表示,不僅在家門口享受到了方便、高效、優質的中醫專家義診服務,還學習到了不少中醫健康知識。

  九曲黃河奔騰而過,千年運河蜿蜒流淌,聊城是黃河文明和運河文明共同孕育的一座古城。伴隨著悠久的歷史,中醫藥文化在這里生長積淀、傳承發揚。在聊城,可以邂逅源遠流長的國醫文化,可以享有豐富優質的中藥資源,可以感受休閑愜意的康養生活。

  開展“中醫藥在聊城”文化體驗季活動,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推進“中醫生活化”,讓更多的人了解中醫藥、認識中醫藥、應用中醫藥,正是聊城市委宣傳部、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市中醫藥管理局、市新聞傳媒中心等部門落實《聊城市中醫藥文化傳承發展工作方案(2024—2027年)》的一個具體行動。《聊城市中醫藥文化傳承發展工作方案(2024—2027年)》提出,依托聊城市中醫藥優質文化資源,深入推動中醫藥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堅定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市、打造聊城中醫藥文化高地提供有力支撐,到2027年,全市中醫藥文化資源將得到充分挖掘,中醫藥文化價值得到有力彰顯,人民群眾對中醫藥獲得感顯著增強,中醫藥文化貫穿教育、融入生產生活,聊城成為重點中醫藥文化旅游體驗城市。

  充分發揮宣傳陣地作用,廣泛開展群眾性宣傳普及活動,是實現中醫藥文化傳承工作的重要路徑。市委宣傳部、市新聞傳媒中心把中醫藥文化宣傳納入重大宣傳主題,加強中醫藥文化融媒宣傳,和市衛健委制定實施《“中醫藥在聊城”大型融媒宣傳工作方案》,在三年的時間里實施“六大工程”,助力聊城打造中醫藥文化高地、打造中醫藥文化傳承創新“聊城樣本”。

  “六大工程”分別是“中醫藥在聊城”大型融媒采訪工程、“跟著節氣看中醫”融媒宣傳工程、聊城“新三寶”品牌助力工程、中醫藥文化紀錄片工程、中醫藥文化進社區進校園工程、對外傳播工程。我市組織骨干采編力量組成融媒采訪團隊,對聊城市及各縣(市、區)中醫藥工作亮點、聊城知名中醫藥專家、各地中醫醫療機構、中醫藥企業等進行深入采訪,展現聊城中醫藥事業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面。探索二十四節氣的人文精神、文化價值、生命科學和中醫智慧、養生智慧,指導人們通過節氣調理養生。挖掘宣傳阿膠、靈芝、桑黃的文化內涵和藥用價值,助力形成以“新三寶”為核心的中醫藥文化傳承產業和大健康產業,助力阿膠之城、靈芝之鄉、桑黃之都城市名片的打造。凝練推出商代伊尹、南北朝李修、北魏王顯、宋金成無己、宋金李東垣、清代孟西園、清代李萬春、清末民初葉嗣高等聊城八大名醫名家的故事。開展集知識傳播、文化體驗、健康實踐于一體的中醫藥文化體驗活動,啟動“中醫藥在聊城”文化體驗季,讓中醫藥文化更加生活化、大眾化、便民化。把中醫藥文化作為“兩河明珠·發現聊城”宣傳推介的重要內容,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交流活動,對外展示宣傳阿膠、靈芝、桑黃聊城“新三寶”中醫藥文化內涵。深化與海外媒體的對接合作,通過媒體發稿、專題推介,推動聊城中醫藥文化走向世界。

  聊城地氣靈秀,中藥資源優質豐富,出產40余種中藥材,種植面積超3萬畝。自2022年起聊城精心打造阿膠、靈芝、桑黃聊城“新三寶”,東阿阿膠連續9年蟬聯“健康產業品牌價值榜”榜首,冠縣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靈芝產銷基地,臨清市被稱為“中國桑黃之都”。“我們要抓住‘中醫藥在聊城’文化體驗季在臨清啟動的契機,進一步滿足廣大群眾的中醫診療、養生保健需求,讓群眾零距離、全方位感受中醫藥文化的獨特魅力。”臨清市衛生健康局黨組書記、局長韓義說,“臨清將充分發揮地處黃河故道和運河文化名城的優勢,挖掘深厚的中醫藥文化,打造‘中國桑黃之都’中醫藥文化名片。”

  2024年山東(東阿)中醫藥文化旅游體驗周的成功舉辦,大大激發了聊城傳承發展中醫藥文化與特色產業、聚力建設中醫藥文化傳承創新先行區的熱情。中醫藥文化夜市、中醫藥文化進社區、“藥食促健康”時令藥膳大賽等活動的相繼舉辦,進一步傳播了中醫藥文化,提升了居民的健康水平。“中醫藥在聊城”文化體驗季活動把中醫藥文化宣傳推廣工作推向一個新的高度,又是一次創新性的探索。“我們立足聊城中醫藥文化資源富集優勢,挖掘中醫藥文化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為堅定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市,打造中醫藥文化高地提供有力支撐。”聊城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市中醫藥管理局局長張月蓮表示:“市衛健委和市新聞傳媒中心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目的就是在市委宣傳部領導下,共同實施‘中醫藥在聊城’大型融媒宣傳‘六大工程’,擔負新時代使命,弘揚中醫藥文化。”

  記者 馬永偉

編輯:李明
校對:蘇永樂
審核:劉 飛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大仙区| 射阳县| 定陶县| 太湖县| 西乌珠穆沁旗| 塔城市| 富平县| 神木县| 鄂伦春自治旗| 龙山县| 肇州县| 青海省| 内江市| 文成县| 麦盖提县| 建平县| 武定县| 黄骅市| 民乐县| 奉化市| 仪陇县| 宜昌市| 金塔县| 洞头县| 邯郸市| 壶关县| 乌拉特后旗| 高淳县| 东明县| 若尔盖县| 文山县| 兰西县| 探索| 上蔡县| 西乌珠穆沁旗| 房产| 海伦市| 陆河县| 红原县| 专栏| 荥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