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耀軍 謝海瑩
每當夜幕降臨,萬盞燈火亮起,勾勒出一幅繁華的城市畫卷,照亮了每一位夜行人的歸途。燈火璀璨的背后,有一群城市照明設施的“掌燈人”,他們不懼嚴寒酷暑、風吹雨淋,用獨有的“夜間模式”為城市貢獻著力量。
9月3日中午,烈日當空。在攝城路一路口,早已濕透衣衫的應急搶修隊員正奮力拉出故障管線,重新鋪設搭接路燈電纜。“一天下來,衣服不知干濕輪替多少次,晚上蚊蟲叮咬,身上全是包。”談及汛期搶修作業,市城管局市政中心路燈搶修大隊副隊長趙峰感慨,“這是最忙碌的季節,也是比較難熬的季節,越是這段時間,城市照明的安全運行越重要,我們要為市民守護一片光明。”
汛期因太陽暴曬、高溫持續、雨水多發,路燈設施容易出現老化、短路等問題。為確保路燈設施正常運行,市城管局市政中心路燈維護隊隊員每天對市主城區38條道路上的路燈照明設施進行巡查檢修,及時解決發現的故障。同時,還建立了應急處置機制,遇有突發情況,能夠迅速響應、有效處置。
路燈是城市的“眼睛”,每一盞路燈的亮起,都是對市民夜間出行安全的承諾。市政中心秉承“安全、高效、節能”的工作理念,推行路燈設施精細化、網格化管理模式,將日常養護維護任務細化分解落實到每個網格和責任人,有效提高處理速度。今年以來,市政中心累計更換LED燈泡5619個,更換燈罩1578個;處理電纜故障3405處,更換線纜7602米;更換調整路燈井口及蓋板389塊,確保了城區10573基路燈亮燈率保持在99%以上。
為更好地保障路燈正常照明,市政中心對30個老舊路燈控制箱進行了集中換新。這些老舊路燈控制箱已使用多年,部分電器元件老化,箱體腐蝕嚴重,存在漏雨等情況。更換新式路燈控制箱后,提高了基座高度,消除了被雨水浸泡的安全隱患,也給城市增添了一抹亮色。
隨著智慧城市的建設,聊城市主城區的路燈維護也迎來了智能化轉型。市政中心通過引入物聯網、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構建起智慧路燈管理系統,實現了對路燈的遠程監控、智能調度和故障預警。這一創新舉措不僅大大提高了路燈維護的效率和準確性,還有效降低了維護成本,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貢獻了力量。
“今年我們對東昌路、花園北路實施了單燈控制節能技術改造,這項節能措施可通過后臺操作,適時關閉華燈,只開啟照明燈,或通過隔盞亮燈方式控制用電。”路燈智控大隊副隊長韓洪坤介紹,此舉可進一步降低城市運行成本,實現節能降碳,助力城市照明綠色發展。
城市之光,溫暖夜行。作為城市的“掌燈人”,他們日夜兼程,在平凡的崗位上,用堅守詮釋初心,用行動守護光明,讓城市以更好的狀態擁抱黎明,迎接每一個嶄新的明天。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