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6日《聊城晚報》3版
《聊城晚報》是一份獨具特色的地方報紙。多年來,每當閱讀《聊城晚報》,或者與文友們聊起這份報紙,我都感覺很溫暖。
劉旭東在臨清市金郝莊鎮劉洼村老家庭院。 圖片由作者提供
退休前,我在臨清市金郝莊鎮人民政府工作,主要和文字打交道,整理文件、寫宣傳稿件,閑暇之余也搞點文學創作。退休之后,我雖然和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的編輯、記者們聯系少了,但一如既往地訂閱著《聊城晚報》。
去年上半年,我從臨清來到煙臺居住,卻依然關注著家鄉的這份報紙。我驚喜地發現,《聊城晚報》的版面和欄目設置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令人耳目一新。于是,在繁忙的生活之余,我又重新拿起筆,為《聊城晚報》寫稿子。在報紙編輯部各位編輯的幫助下,我的文章屢見報端。
2023年,我有幸被評為原聊城日報社2022年度“副刊優秀通訊員”。今年以來,我又在《聊城晚報》“口述”“聊風俗”等欄目發表各類文章十余篇,如《我與山東快書》《喝不夠的大鍋菜》《難忘澆地經歷》《老家的“吊炕”》《兒時“打蛋兒”》《酒香伴書香》《“草臺班子”趣事》《60斤地瓜干》等。其中,有的文章篇幅較長,被整版發表;有的稿件字數少,卻被排在了版面頭條位置,而且大都配發了與內容相關的圖片。這對我而言,不僅是一種認可,更一種激勵。我借此整理了過去的經歷,也不斷學習一些新的知識,寫作和認知水平都有了一定提高。
文章發表后我都會認真閱讀,尤其關注編輯修改、調整過的地方,大到標題制作,小到標點符號的規范用法,從比較中學習、改進。我的不少文章都是回憶、講述過去的事情,涉及諸多已經消失或漸行漸遠的風俗和語言表述。在行文中,我一邊查閱資料,一邊和編輯溝通交流,力求語言表達得既準確又通俗易懂。稿件發表之后,我會第一時間將報紙版面圖和文章鏈接分享到微信群、朋友圈,這是我最開心的時刻。文章分享后,我總能得到相識或不相識的朋友(包括專家)們的熱情回應。我與大家交流文學,談論時事,精神世界更加豐富了。
《聊城晚報》為我的生活增添了諸多快樂,我非常感謝《聊城晚報》以“開門辦報”的姿態接納我。現在,我很享受寫作的過程,每當完成一篇作品,我都能收獲滿滿的成就感。
《聊城晚報》有用有趣有溫度,質量在不斷提升,路子在不斷拓展。我喜歡這份報紙,在今后的歲月里,我還將繼續向《聊城晚報》投稿,借助這個平臺,抒發情感,收獲快樂。
通訊員 劉旭東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