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張潔 本報通訊員 王冉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行動,積極運用數字技術、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我市立足特色資源,把現代科技融入靈芝生產,通過匯聚和分析產業數據,推進靈芝產業化進程,實現供應鏈全程可追溯,為政府、企業和農戶提供定制化、智能化的數據支持和服務,構建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增值、全產業融合的靈芝產業生態體系。
12月13日,在冠縣靈芝科技示范園檢測檢驗中心,技術人員正借助省級農業產業園大數據平臺對靈芝種植、加工、銷售等各環節進行實時監測,發現區域一種植棚內溫度僅20.2攝氏度,正常棚內環境溫度應控制在24—27攝氏度之間,于是技術人員立刻聯系問題區域靈芝種植戶。“接到預警中心的通知,我立馬來到大棚,調整設備溫度參數,保證靈芝的正常生長環境。以前普通棚一年只能種兩茬,有了物聯網控制系統,一年可以種植三茬,大大提高了種植生產效益。”靈芝種植戶董麗康說。
基于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我市利用現有大數據中心資源,優化算力配置,整合政府、企業和第三方數據資源,構建包括算力調度、數據匯聚、服務開放等板塊的靈芝產業大腦平臺,形成高質量數據資產,實現數據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安全共享。與此同時,通過數據、人工智能和應用支撐平臺,為各類服務對象提供定制化的數據治理和智能應用服務,面向政府、產業、企業構建多樣化應用場景,推動數智化應用與業務場景深度融合。
“通過物聯網技術,實時監測靈芝生長環境參數,結合大數據分析提供精準種植指導,引入智能灌溉、溫控、病蟲害防治等系統,提高種植效率和產品質量。同時,建立標準化種植基地,推廣‘工廠化’全自動生產模式,實現靈芝反季節規模化種植。”冠縣靈芝科技示范園技術負責人張洪源介紹。
現代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數字化賦能。我市持續整合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數字技術,完善集大數據可視化分析、靈芝產品溯源、產業物聯網等平臺于一體的全流程數字化升級解決方案,構建產業數字化綜合服務中心,通過大數據分析市場需求,提供集采內銷、供應鏈金融等服務,指導企業制定產品開發和市場營銷策略,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力。建立品牌數字化營銷體系,運用社交媒體、電商平臺等渠道,提升靈芝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截至目前,已整合分析近5年來的靈芝種植、加工、銷售等各環節數據,為政府和企業提供20余份市場洞察報告,累計為靈芝產業提供5000萬元融資支持,深入挖掘30余萬條消費者對靈芝產品的需求和偏好數據。10月份,冠縣靈芝產業大腦入選山東省2024年度“產業大腦”入庫培育名單。
“運用大數據、物聯網技術,我們對靈芝產業從種植加工、產品研發、市場銷售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全鏈條的數據整合與分析,推動靈芝產業向現代化、智能化轉變,種植效率提升20%,運營成本降低10%,市場份額增長15%。我們將進一步完善靈芝產業大腦服務體系,整合更多優質資源,以產業數字化賦能靈芝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打造中國靈芝產業新高地貢獻智慧力量。”冠縣縣委常委、副縣長張懷恒表示。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