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馬林文
“飯菜我都準備好了,要趁熱送過去。”1月7日,馮金紅像往常一樣把飯菜打包好,就忙著給哥哥送去,這是幾十年來馮金紅每天的“規定動作”。
55歲的馮金紅是茌平區杜郎口鎮二十里鋪村人,是當地遠近聞名的“好妹妹”,她40年如一日悉心照顧殘疾哥哥,用最樸實的行動和堅守,為哥哥撐起一片天。
70歲的馮長輝是馮金紅的哥哥,在家排行老二,自幼患有智力障礙、聾啞疾病。馮金紅15歲起便照顧他的飲食起居,40年不離不棄。這背后,既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也是一段感人肺腑的兄妹情。“他是我哥,照顧他是我這個妹妹應該做的。”馮金紅說。
據了解,馮金紅從小就沒了父親,和母親、姐姐、兩個哥哥相依為命。后來,姐姐和大哥先后成家,外出工作,照顧二哥的擔子,落在母親一個人的肩上。當時,年僅15歲的馮金紅怕母親勞累過度,就幫母親操持家務,做飯、下地干活、照管二哥的飲食起居。做這些事務,逐漸成為馮金紅的日常生活。“那時候,家里缺衣少食,俺娘經常因為日子不好過而流淚,我不忍心看她難過,就想著盡量多為家里分擔點兒。”回憶起那段艱難的時光,馮金紅不禁紅了眼眶。
1996年,27歲的馮金紅嫁到了離家只有幾百米遠的鮑莊村,與該村村民常緒貴成了家。當時,不少鄉親們都認為,“人家閨女都結婚了,肯定不會再管他二哥的事了”。可是,馮金紅卻對母親承諾:“娘,你放心,我以后肯定會管二哥的,只要有我這個人在,我就會照顧他一輩子。”事實證明,馮金紅踐行了她的承諾。
“我婆婆也很支持我照顧二哥,有時候包了水餃,就讓我給二哥送去。二哥生病時,我對象也和我一起照顧他。”說到這里,馮金紅的臉上洋溢出幸福。
十幾年前,母親去世,照顧二哥的責任完全落在了馮金紅一個人的肩上。失去了母親,本就患有智力障礙的二哥,情緒更加不穩定,不是沖妹妹和妹夫發脾氣,就是破壞家具,馮金紅和丈夫不但不怪罪,反而更加細心地照顧二哥,總是變著法讓他吃好的、穿好的。有時二哥在外邊會像孩子一樣闖禍,馮金紅就拿著東西給人家賠禮道歉。
幾年前,婆婆又患上股骨頭壞死,需要有人長期照料,馮金紅不得不把二哥帶到鮑莊村自己家中居住。可是,二哥因為生活不習慣,時常發脾氣要回家,實在沒了辦法,馮金紅就把二哥又送回二十里鋪村。“那段時間,我還得在外邊打工賺錢,我妻子確實很辛苦,她每天來回地跑,照顧完俺娘,再去給二哥洗衣做飯。一年365天,她總是能讓兩個人吃上熱乎飯,穿上干凈衣服。”談及老伴,常緒貴稱贊道。
天有不測風云。2019年的一天,二哥突患腦梗,需要在醫院里住一個月。那段時間,馮金紅和丈夫倒班照顧二哥,兩個人幾乎沒睡過一個整覺,也沒吃過一頓飽飯,可夫妻倆卻從無怨言。出院后,馮金紅又幫助二哥做康復治療,在她的精心護理下,二哥很快就能下床走路,恢復到了原來的樣子。
長期操勞讓馮金紅看起來比同齡人要蒼老許多,身體也顯得尤為瘦弱。每當有人問起她照顧哥哥的這段經歷時,她總是淡淡地說:“那是我作為妹妹應該做的。”簡單樸實的一句話卻飽含著責任與擔當,詮釋了“孝老愛親、患難與共、不離不棄”的良好家風和傳統美德。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