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陳金路
在時代的洪流中,總有一些人如一盞盞明燈,照亮他人前行的道路。
3月3日下午,35歲的劉洋又一次驅車趕往救援現場。這位聊城藍天救援隊的杰出隊員、教官,在救援一線與公益宣講的舞臺上,留下了一個個溫暖而有力的足跡。
“2021年7月20日,河南鄭州等地發生特大暴雨。接到指令后,我和其他隊員7月21日凌晨就趕到鄭州,第一時間投入救援。”劉洋回憶,當時他們從鄭州轉戰新鄉,歷時八天八夜。在衛輝,蹚著齊腰深的水推船行走3公里轉運孕婦和百歲老人的經歷,讓他終生難忘。
2023年夏天,華北地區遭受特大暴雨侵襲,北京房山告急。劉洋隨聊城藍天救援隊緊急奔赴救援現場。在一次救援行動中,劉洋所乘坐的橡皮艇在湍急的水流中,突然被空調外掛機劃破氣囊,瞬間傾斜。生死攸關之際,劉洋展現出非凡的冷靜與果敢,他眼疾手快,一把抓住操縱桿,憑借頑強的毅力與精湛的技能,成功穩住船體。那一刻,他宛如英勇無畏的衛士,用自己的身軀為他人筑起堅固的防線。
“當救出一條條鮮活的生命時,成就感會瞬間涌上心頭,體力透支等不適感都會消失。”劉洋感慨地說,在出任務時,他們自備瓶裝水、火腿腸和八寶粥等,碰到缺少食物的受災群眾,還時常將隨身帶的東西送給他們。雷鋒精神中舍己為人的高尚品質在劉洋身上熠熠生輝。
劉洋的奉獻不只在救援一線,在安全培訓的講臺上,他同樣發光發熱。2024年5月,在東昌府區河東小學,劉洋作為主講人,為師生們送去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地震應急疏散與生命救援知識講座。他深入淺出地講解地震危害,現場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和人工呼吸等實用技能。他的講解如同春風化雨,滋潤著每一位師生的心田,讓安全意識與自救互救能力在校園中生根發芽。多年來,他累計進學校、進社區開展安全知識宣講數百場,受益人群十余萬人。他用知識的力量,為無數人撐起了一把抵御災害的保護傘,延續著雷鋒精神中助人為樂的熱忱。
在日常工作中,劉洋積極投身于救援隊的各項公益活動。他深知,每一次救援都是與時間的賽跑,每一個生命都值得全力以赴。面對重重困難,他從未退縮,累計參加屬地救援行動200余起、大型救援4次。他的每一次出發,都是對雷鋒精神的深情演繹,用堅持與擔當書寫著新時代的雷鋒故事。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