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劉敏
本報通訊員 耿文勝
“這個‘漁場直通車’計劃讓我們省去了運輸成本、時間成本,采購來的漁產品比我們自己采購價格還要低。這樣一算,每年能節省十幾萬元。”5月5日上午,周公河農貿市場一家活魚水產批發公司負責人劉廣奎一邊忙碌,一邊高興地對記者說。
劉廣奎口中的“漁場直通車”計劃,于4月25日正式啟動。當日,印有“源頭優鮮 國企護航”醒目標語的物流車滿載草魚從江蘇射陽縣鳴笛啟程。這是我市農貿市場首次實現在產地源頭漁場規模化采購,標志著國有流通企業深化供應鏈改革、助力鄉村振興邁出關鍵一步。
原來,周公河農貿市場管理人員在市場走訪調研中了解到,分散商戶在對接源頭產地時不具有量價優勢。如何更好地服務商戶、抱團發展成為擺在市場管理人員面前的一道難題。經過與市場多家商戶座談、溝通,并實地到江蘇考察調研后,最終形成了聊城興農公司周公河農貿市場“漁場直通車”計劃。
周公河農貿城市場創新采用“國企搭臺+批發商戶拼單+產地直供”模式,組織8家水產大戶開展訂單化采購,努力實現讓入駐商戶采購成本更低、漁場養殖戶收益增長、百姓購買價格更加實惠、市場經營效益提升的多方共贏局面。
之前,市場內的水產商戶都是自己頭天晚上開車到江蘇去采購,凌晨返回市場,每天要花費不少人力和路費。而且由于采購量不大,導致采購價格也不低。“漁場直通車”的開通,開啟了從漁場到菜籃子的品質革命。直采模式可以幫助市場商戶降低成本,促進客流量增長,生動詮釋了“降本、增效、惠農、保食安”的改革內涵。與此同時,周公河農貿市場也正在通過供應鏈重塑煥發新的生機。
通過“漁場直通車”計劃,流通環節讓利空間進一步釋放,新鮮優質水產品以更惠民的價格走進千家萬戶,真正實現“產業得發展、從業者得實惠、消費者享紅利”的可持續發展。
作為民生工程,考慮到水產品的保鮮及產品質量等問題,農貿城特別配備專業淡水魚運輸系統,車廂內溫度實時回傳監控平臺。即將入駐市場的溯源系統,可讓消費者掃碼追溯商戶及養殖戶信息,真正構建起“過程可監控、源頭可追溯、責任可追究”的全鏈條食安防線。
這種國企搭建平臺、集約化服務的模式破解了分散商戶對接產地的難題,為農產品流通提供了可復制經驗。未來,周公河農貿城將持續拓展直采版圖,聯動更多優質漁場,以國企之力暢通產銷鏈路,為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