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在茌平區賈寨鎮堤頭袁村幸福食堂里,區級非遺徐家路口空心掛面制作技藝傳承人徐守玉與妻子袁月霞,送來了30多箱帶著麥香的手工掛面。當日正值堤頭袁村“銀發生日會”,十幾位壽星在非遺面香與生日歌聲中,見證文明實踐與民生溫度交融。
袁月霞將手工掛面送到堤頭袁村的幸福食堂
上午9時,堤頭袁村幸福食堂后廚里,徐守玉系上圍裙,開始熬制骨湯。“今天,讓老人們嘗嘗我做的陽春面,骨湯要熬兩個多小時,才能入味。”徐守玉說。
上午11時,骨湯熬制完成,徐守玉準備將空心掛面下入鍋中。“我們的空心掛面煮后晶瑩透亮、口感筋道,盛在碗里時間長了也不沱。”徐守玉輕撫著如瀑垂落的面絲,向記者細數這項傳承七代的手藝。
據了解,徐家路口空心掛面經過和面、盤條、上筷等多道工序,才能成就入口即化的口感。作為茌平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徐家路口空心掛面憑借著獨特的口感和良好的口碑逐漸走出鄉土,走向全國。
老人在品嘗陽春面
“祝您福如東海長流水!”隨著生日歌響起,十幾位佩戴壽星帽的老人圍坐在圓桌旁,接受大家的祝福。堤頭袁村黨支部書記袁立廣將提前定制的蛋糕端上餐桌,老人們共同吹滅蠟燭,并許下生日愿望。隨后,志愿者們將一碗碗裝著荷包蛋的長壽面端給老人們。
“我媳婦從小在堤頭袁村長大,現在我們的掛面生意越做越好,致富不忘‘娘家人’,也希望把這項非遺技藝發揚光大。”徐守玉說。
“70到79歲交1元,80歲以上全免費,每天葷素搭配,饅頭和粥管夠。”袁立廣介紹,這座由廢棄廠房改造的幸福食堂自2024年6月運營以來,日均接待老人超80位,高峰時有160余人。
老人在品嘗陽春面
袁立廣對幸福食堂的食材采購和制作都格外關注,他還將每日老人的用餐情況拍成視頻發在抖音、快手等平臺。“老人的孩子們工作忙,沒空回家,他們每天都看我發的視頻。”袁立廣說。
現在,村里還組織老人們參加社區大學,讓老人們老有所學、老有所樂。
一碗熱氣騰騰的手工空心掛面,承載著匠心傳承;一場特殊的集體生日會,映照出鄉村養老的幸福圖景。
文/圖 記者 沈欣欣 梁營營
2025-05-22 10:09:46
2025-02-25 10:08:04
2025-05-22 10:04:07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