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平時隨手倒掉的生活污水,就是在這里經過層層凈化,實現‘脫胎換骨’的。”6月3日,世界環境日來臨之際,冠縣嘉誠水質凈化有限公司迎來20余名企業代表和環保志愿者,他們跟隨工作人員王欣的腳步,共同踏上了“一滴水”的探秘之旅。
工作人員正在現場講解
“每一滴水的重生,都關乎著我們賴以生存的水環境。”旅程開始前,王欣化身“旅程向導”,不僅貼心地講解安全須知,還介紹了這場旅程的深遠意義。
“一滴水”來到污水處理廠,要經歷怎樣的“奇幻漂流”?“首先是預處理階段,包括粗格柵、提升泵站、細格柵和曝氣沉砂池。”王欣介紹,粗格柵主要用來攔截污水中的布條、菜葉、木棍、包裝袋等大塊漂浮物,以免堵塞后續單元的設備和工藝渠道;提升泵站一次性提升污水至細格柵,使后續處理單元實現重力自流;細格柵進一步攔截較小塊漂浮物,以免堵塞后續單元的設備和工藝渠道;而曝氣沉砂池則采用曝氣沉砂工藝,從而實現砂粒與污水的分離,減少污水中的含砂量。
參觀人員拿出手機記錄
通過預處理階段的污水,會來到生化處理階段。“生化池共分三段處理系統,即厭氧段、缺氧段和好氧段,處理后就完成了除磷、脫氮和生化處理,回流至厭氧區,剩余污泥由泵送至污泥均質池,然后進入脫水機房進行脫水。”每到一處,王欣都詳細講解“小水滴”在該處的凈化過程,并通過提示牌普及污水治理進度和相關知識。
在消毒池旁,王欣告訴參觀人員,在這里投加次氯酸鈉,最終可以達到滅殺水中糞大腸桿菌等致病細菌的目的,處理后的水排向出水口,流向清泉河人工濕地。參觀人員目睹了渾濁不堪的原水樣本,經過層層“闖關”,與最終變得清澈透明的處理水形成鮮明對比。直觀的視覺沖擊,讓大家紛紛拿出手機拍照記錄。
近年來,市生態環境局冠縣分局常態化開展環保設施對外開放活動,不定期邀請社會公眾踏上“環保探秘”旅程,通過“沉浸式”體驗,讓更多人深切地感受到污水處理的復雜性,理解愛水護水的緊迫性和現實價值,共同描繪全社會參與環境保護的同心圓。
文/圖 記者 張英東 通訊員 李娜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